而韓厥已經出征了。
中軍、上軍和新軍剛出征,不存在什么“逾期”這個說法。
呂武需要干的事情是盯緊沒有出征的貴族,以及敦促各地農耕諸事。
他只感概現在的官僚體系過于簡單,沒幾個直系屬官,一切都需要委派家臣去做。
其實,正是因為這樣,才導致“家臣”體系的盛行。
很多有才能的人,他們肯定要擦亮眼睛,能不能投靠一名有實權的大人物,又會不會得到賞識和任用,成了關鍵的重中之重。
對于早期就投靠呂武的那些家臣來說,他們是非常幸運的。
等呂武發達了再來投靠的人?
他們的能才除非高到可以驚艷呂武,不然奮斗個幾十年都不一定能得到重用了。
所以說,有時候一雙好用的眼睛和敢于下注的勇氣,遠比擁有一身本事,更加的重要。
畢竟,哪怕是沒有多大的本事,僅是因為站隊給躺贏而富貴好幾代的人,真的太經常看到了。
相反一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卻是缺少一些運氣,付出幾十上百倍的努力,蹉跎了一生都未必能施展所學。
不用到處跑的呂武就坐鎮在“新田”這個國都。
他最近在干的事情是著書。
“人之初,性本善……”
筆停了下來。
下一句是什么來著?
“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又停筆了。
那位孟子還沒有出生吶。
連孟母都沒有。
呂武想了想進行擱置,拿來新的竹簡。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感謝周興嗣這位南朝的偉大學者!
同時感謝那些寫歷史文的網絡作者!
事實上,呂武上一輩子沒來得及有孩子,不管是《三字經》還是《千字文》都是從一些網絡小說看到的。
只是,再一次停筆了。
呂武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哪怕是曾經死記硬背,時間一長就給忘了。
“男兒行,當暴戾;事與仁,兩不立;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千秋不朽業,盡在殺人中;昔有豪男兒,義氣重然諾。睚眥即殺人,身比鴻毛輕。又有雄與霸,殺人亂如麻,馳騁走天下……”
咦!?
好像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呂武倒是將《男兒行》用唱歌的方式全記得。
就是,自家那個兒子已經動不動就喊打喊殺。
再教這個,不合適吖!
算球!
還是繼續回憶《千字文》的后續內容吧?
這一回憶?
呂武直接陷入原地發愣的狀態。
主要原因是他發現自己真不是干教育家的料。
他如果教,好像只能教一教為人處世?
比較關鍵的是,他的思想觀和價值觀并不符合當代。
明明知道怎么做會取得難以想象的利益。
每一次都要考慮做了將造成什么樣的后續影響。
知道進行分析會死多少腦細胞,進行忍耐是有多么痛苦的事情嗎?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別問為什么會《孫子兵法》又給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