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交戰前先嘮嘮嗑是一種老習慣,怎么沒給義渠人講話的機會,直接用箭雨洗地。
呂武面無表情地說道:“義渠殘害陰氏之人,亦未曾言語。”
得了。
私仇就私仇,沒任何武德能講,不愿意廢話,見面直接開干,很是合情合理的。
吳剛不知道晉人用的是什么武器,無從判斷最遠的射程距離,遲疑是要掉頭回去,還是繼續向前,看到晉人那邊有一輛戰車單獨向前迎了過來。
“我乃張朔,晉國張氏之人。”他停在吳剛前方約十步,大聲喊道:“來者何人。”
通名?
那就是還有個嘮嗑的機會,不是一見面就要開干。
吳剛知道晉國現任八“卿”是哪幾家,不清楚晉國有沒有一個張氏,張氏在晉國的地位又是怎么樣。
他倒是聽說晉國名叫“朔”的人很多,一聽來了一個“朔”,內心泛起莫名喜感,緊張感被驅散了不少。
這個“梗”就像是現代的“漢斯”、“喬治”、“山姆”、“瓦里西”、“狗蛋”、“菜菜子”一樣,一聽人名就能分辨屬于哪個國家。
只有作為“當代人”才會被這樣的“梗”給get到笑點。
吳剛通名又講自己來歷,問道:“敢問,晉國何人為尊?”
張朔沒遲疑,答道:“陰武子是也!”
結果是,吳剛先一愣,招呼都沒跟張朔再打一聲,帶著隊伍里的人調頭就跑。
張朔:“……”
他覺得秦人野蠻沒禮貌遭到了實錘!
面對秦人那樣的舉動,呂武只是輕笑,再下令部隊進行展開。
兩個來自陰氏的“師”最先抵達戰場,他們像是無視了秦軍、義渠和白翟,眾目睽睽之下不慌不忙地干自己的事情。
登上巢車觀看的后子針,遠遠地看著晉軍到來再展開,說道:“乃是陰氏無疑!”
主要是太好認啦。
陰氏大量裝備鐵甲,陽光照射之下一片銀光閃閃。
目前整個世界獨獨陰氏擁有超過一個“師”以上的鐵甲戰士,想認不出來著實太難。
兩個陰氏的“師”看似緩慢,速度卻極快地擺出了一“徹”的陣型。
解氏、趙氏、張氏……等超過二十個家族的部隊列陣在陰氏部隊后方,齊軍則是負責隨同晉人民伕開始去伐木準備搭建營寨。
這樣干相當的晉國,也就是沒拿小弟的部隊當成真正的戰斗序列對待。
后子針還是第一次親自觀看進入戰場的晉軍,表情嚴峻地說道:“此便是好整以暇罷?”
嚴整而又從容,還有那種怎么都隱藏不了的不可一世。
這特么太氣人啦!
可是,額好羨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