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呂武和魏琦的先后試探,得出的結論是中行偃開始玩游離于外的套路。
直白來說,中行偃不想帶著荀氏和中行氏加入某個陣營,卻也沒有明確表示拒絕加入,進行某種待價而沽的行為。
中行偃這樣的做事方法有別于韓厥,倒是令人放心的一些。
韓氏在韓厥的領導下搞“油鹽不進”那一套,老實說是讓人看不懂韓氏到底在想什么。
往以己度人的方向來思考,大多數人更愿意相信韓氏在憋著壞,某個時間突然給哪一家來一下狠的。
要不然晉國的大環境那樣,韓氏憑什么處身事外啊!
現在韓厥的持家策略惡果已經在逐漸顯現,各家看不懂韓氏到底想搞什么,缺乏足夠的信任基礎;再來就是沒一塊合作搞過事,少了磨合互相的配合度很差勁,等待要搞事了卻發現節奏上不合拍。
新一年的春暖花開季節到來。
商量出一個結果的國君和智罃聯合將眾“卿”召集起來,沒有遭到異議就要將今年的任務確定下來。
今年晉國需要干那么幾件事情。
首先是智罃代表國君敦促各家置換封地的事情,能趕緊的辦完就用最短的時間,沒辦完則是需要進行延后,等南下支援吳國出現一個結果再繼續。
置換封地并不止發生在卿位家族身上,很多中小貴族其實也有置換封地的需求。
國君之所以同意各家置換封地,更多的是出于滿足各家需要,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晉國的國力。
在剛開始,智罃其實是表達過反對,只是沒有說出理由。
等待國君同意各家可以置換封地,智罃卻參與到置換封地的隊列中去,甚至利用機會狠狠地壓榨了幾個中等家族,乃至于玩手段吞并了一些小貴族。
他以為自己玩得很隱秘,各家卻是都看在眼里,只是沒人在明面上講出來。
大家伙只是再一次確認智罃的貪婪,并且越變越貪婪罷了。
從這么一件事情上,不止是陰氏和魏氏針對智氏行使“天欲其亡,必令其狂”的那一套,算是所有卿位家族都在縱容,其中包括了國君,苦逼的是那些受害的中小貴族。
當然也不止智氏那么干,卿位家族哪一家或多或少都會侵占中小貴族,區別是貪婪到什么程度。
比如,范氏有智氏在前面頂著,盡管一樣沒少干不地道的事情,名聲方面總要比智氏好那么一丟丟。
智罃看著就像是個慈祥老者,環視了一圈,溫和聲問道:“如無異議,今歲便如此行事。”
剛才說的都是一些什么?
確認晉國需要出兵南下,卻不以整編軍團的模式出征,由各個卿位家族各自出兵多少,再喊上其余的中小貴族,名義上四個軍團齊出,實際上每個軍團都不是滿編狀態。
智罃剛將這么一件事情提出來,與會的眾人大多猜出是在打什么主意。
他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要不要打鄭國,只是純粹的過路,那也就只是恐嚇鄭國一番,再去宋國那邊游逛一圈,輾轉進入吳國的地盤。
這么個行軍路線完全就是奔著勾引楚國而去,等待進入吳國地界,則是要看楚國到底有沒有動靜,有的話動靜又是多大,再確認要不要進攻莒國。
搞四個軍團名義上齊出,講透徹就是智罃不想放棄出征帶來的利益,還要掌握利益分配權。
國君出于某種需要,同意了智罃的部署,并且也答應出征將以中軍佐韓厥為統帥。
也就是說,智罃本人不會出征,派出自己的寶貝兒子智朔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