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當然不可能帶著拉尸體的車輛進入宮城,甚至不能帶上六七百人進去,意思意思帶上五十名甲士就算是極限了。
而最多帶多少武士進入宮城,還特么是呂武自己給定的規矩。
國君對呂武制定的規矩喜歡到不得了,覺得總算不用過份擔心在宮城突然爆發大規模的血腥拼殺了。
大概是兩刻鐘之后,趙武滿頭大汗地到來。
“姐……,下軍將?”他眼睛控制不住往堆滿尸體的車輛瞄,又看了幾眼被生俘的幾個什么人,問道:“何至于斯?”
嘛呢?
昂???
帶上幾車尸體來到宮城,還押解十來人跪倒在城門前,玩的是哪一出啊!
秦人來玩刺殺,肯定不能明晃晃的秦人裝扮,他們給偽裝成了晉人,并且渾身上下搜不出任何跟秦國有關的東西。
玩得比較狠的是,他們事先就被剪了舌頭,導致連語言能力都喪失,保證了誰挨不住酷刑都沒法招供。
呂武說道:“謁見君上再言罷。”
趙武無法從呂武臉上的表情看出一點什么,倒是能從陰氏的幾個家臣行為舉止中發現對自己的狐疑目光,搞得滿心的困惑。
前往面見國君的路上,呂武問了幾句關于秦國派來祝賀大婚是些什么人,有沒有什么異常舉動的事情。
趙武是個挺敏感的人,結合說看到的陰氏隊伍,猶豫了一下問道:“姐夫出城遭秦人刺殺?”
呂武平靜地點頭。
趙武臉色開始陰晴不定。
秦國對陰氏干了什么是秦國的事情,關鍵是秦國的公族要恢復與趙氏的聯系,等于以后秦國的邦交歸趙氏來管,不想牽扯也必然被牽扯上。
晉國的趙氏和秦國的嬴姓有共同的祖宗,只是年歲上有些久遠了。
他們屬于那種可以認親,又能不將那份血緣關系當回事的類型。
說白了就是,看情況需要,覺得有利就大家是親戚,認為礙事則都能選擇性遺忘有那么回事。
國君本來是在接見韓厥,聽到匯報讓呂武徑直過來。
他只是粗略聽到發生了什么事,見到呂武就問道:“陰卿出城狩獵遭人刺殺?”
呂武沒忘記對國君和韓厥分別行禮,卻是沒回答國君的提問,看向韓厥問道:“韓伯可收到強弓?”
韓厥面無表情,一直保持面無表情,同時也沒有回答。
國君的目光在呂武和韓厥身上來回看,偶爾看一眼臉色已經變了的趙武,等候呂武的回答。
呂武看向國君,將發現異常,特意設局引出刺殺的事情,比較粗略地給講了一遍。
國君還在消化。
韓厥面無表情地說道:“韓氏必給交代。”
接下來,韓氏需要清點強弓,查到是誰遺失。
如果韓氏沒有遺失強弓,看的是陰氏到底信不信了。
事實上,韓氏有納賦出征,強弓也不止用了一次,戰場上出現丟失,好像能解釋得過去?
國君說道:“陰卿以為何人所為?”
這是將主動權交到呂武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