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罃看著田野里面勞作的陰氏屬民,下意識地開始進行比較,發現陰氏的屬民干活遠比自家屬民要認真,還不是那種封主巡視裝模作樣的假賣力干活,是那種真的很認真又仔細地照顧耕田。
陰氏搞“租佃”當然不會大張旗鼓,甚至會盡最大的努力去進行消息封鎖。
人民大眾在大多數時候很是樸實,他們能夠分辨好處與壞處,再得到提醒會懂得閉嘴的重要性。
站的位置足夠高,有些人總是會無意識地去忽略底層發生什么變化,比如只看到陰氏發展迅猛和內部穩定,卻只是以為陰氏家主厲害和管理層牛逼,不會去了解陰氏的屬民和奴隸為什么會甘于接受驅使。
呂武只是簡單的搞“因勢利導”那一套而已,自己并沒覺得有多么牛逼。
而事實上,懂得“因勢利導”的人,又有哪個是簡單之輩?即便無法成為“天命之子”一般的人物,一個個多少也混成了大佬。
一開始智罃還會跟呂武交流,后來變成教育孫子的專場。
同處一車的呂武只是笑瞇瞇地看著智罃怎么教導智盈,多余的話才不會講,偶爾客串一下捧哏的角色,也算是尊重老干部了。
智盈只有兩歲大,天曉得能不能聽得進去,又能記住多少。
理解什么的?兩歲的幼童,該是何等的妖孽才能聽懂又理解啊!
呂武琢磨著智罃絕對是感到了足夠大的危機感,以至于忽略了智盈的實際年齡,千萬不要搞出什么拔苗助長的事情才好。
好像有什么不對勁?
站在競爭的立場,要是老智家出了什么不忍言的事,對所有家族來說會是好事???
這一巡視,走走停停地逛了大半個月。
他們再一次來到位于霍太山西面的半山腰莊園,智罃喊住了要離去的呂武,行了一個彎腰九十度的大禮,一臉殷切地看著呂武,問道:“我可否將盈托付于你?”
這一段時間智罃多多少少有進行過一些暗示,讓呂武沒想到會這么清楚又明白地講出來,甚至是一種懇求的態度。
話說,智氏是荀氏的小宗,智罃在將智氏發展起來之后想要獨立發展,自己退下去又讓智朔接班則表現出又跟荀氏是快快樂樂的一家人。
智朔當家做主的時候,他們表現出要重新當個荀氏族人,一定是智罃的安排啊!
結果,智朔很突然的犯病去世了。
既然老智家要回歸荀氏,中行偃目前是元戎,荀氏、中行氏和程氏聯合起來也是一個強大的家族,中行偃活得好好的,荀氏的族人眾多,智罃現在將智盈托付給呂武看顧,鬧的是哪一出?
智罃看到呂武愣住,有些苦澀地說道:“荀氏有偃,偃曾弒君,君上不喜,難得安寧。”
倒是看得挺明白。
只是有點令人挺不解,陰氏跟智氏因為小輩聯姻有點沾親帶故,關鍵交情沒到能托孤的份上吧?!
……………分………割………線……………
親們給力,感謝,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