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春季下旬出兵,向西一再走走停停,將近五個月耗費的糧秣以及其它資源不少,收獲方面則是空空如也。
魏氏不知道呂武最終盤算是什么,只知道資源的損耗著實太大。
所以,對魏氏來說,不管輸贏怎么樣,西征能出現一個結果,遠比繼續空耗下去,要好太多了。
魏絳倒是聽懂呂武想在這邊“插個旗”的態度很認真,他想道:“陰氏有騎兵,不擔憂沒有險要地形作為依托。想控制這里,他們接下來一定會再增加騎兵數量的。”
其余的諸侯國看待騎兵怎么樣先不提,晉國內部有見識過陰氏騎兵發揮的貴族,沒人會再瞧不起騎兵。
魏氏所知道的是,國內除了陰氏之外,范氏和智氏也開始在研究騎兵,國外則是秦國開始大規模讓騎兵參與戰事。
知道騎兵有用……,甚至用好了能發揮奇效的魏氏,他們有研究騎兵的心思嗎?反正,暫時看不到魏氏組建成規模的騎兵,僅是搞了少量騎兵作為陪練。
呂武知道魏氏在干些什么。
魏氏選擇的是將能抗線進行到底,增加每一個‘卒’序列里面重甲士兵的配置數量!
那么,魏氏無非就是知道了騎兵的厲害,不去組建騎兵,想要搞懂怎么來針對騎兵。
這種操作可以有很多解讀,以陰氏和魏氏當前需要保持親密的關系,呂武選擇“睜只眼閉只眼”假裝不知道。
秦君嬴石帶著六萬大軍向東?
渭水邊上的營盤正在建設階段,哪能夠作為戰場呢!想作為戰場,起碼等外圍的防御工事完成。
呂武的選擇是帶著陰氏的四個“師”和魏氏的兩個“師”,包含再次增加到一萬左右的陰氏騎兵,氣勢洶洶地迎了上去。
秦國方面得知這一次呂武率軍迎了上來,一種喜極而涕的情緒止不住地冒了出來。
不容易啊!
真的太不容易了!!!
秦庭君臣之前的猜測是,他們一旦再有東進的動作,很大機率是呂武會選擇后撤;他們再重新掉頭向西,呂武則將再次西顧,逼迫秦國不敢真的放空‘雍’周邊;反正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消耗秦國的國力。
明知道是個怎么回事,偏偏只能被動應對,有比這更苦惱和憋屈的事情嗎?
所以不怪一些秦國貴族認為呂武總算要正兒八經開戰,高興得雙眼給濕潤了。
呂武并沒有帶著大軍向西多遠,他們走了十五里左右停下駐扎營,陰氏騎兵則是有六千脫離主力獨自出擊。
這一支陰氏騎兵的指揮官,他得到的命令是不用管秦軍主力,繞道前往“吳陽”尋找戰機。
其實,呂武也能派騎兵去襲擊秦軍主力的后勤線,暫時還不想這么干而已,再來是有能制造大新聞的選擇。
不要忘記“吳陽”還有陰氏和魏氏的守軍,另有幾千騎兵也在那邊。
秦軍主力南下了?后面空虛了哦!
情況允許的話,能不能解決“吳陽”的秦軍,用這支偏師試一試占領秦國的都城“雍”呢?
呂武心想:“速戰速決?美死你們了!說不定你們打著打著,老家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