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情況是智氏不再作為一個卿位家族,南邊變成范氏和趙氏,東面則由范氏單獨負責。
呂武多少有些幸災樂禍地想道:“士匄之前有多貪心,現在就有多苦逼。”
他發現士匄正在看自己,用眼神發出詢問:咋地啦?
士匄的回應是給了一個真誠的笑容:拉兄弟一把!
呂武稍微皺眉:東面被俺犁了一遍,齊國消停,其余諸侯國動了也是威脅不大。還不夠幫忙嗎?
士匄臉上的笑容更為真誠:必有厚報!
呂武眉頭松開:行吧,俺盡力。
另外的幾個“卿”沒瞎,能看到士匄和呂武一再“眉目傳情”,心里不由感到緊張。
中行偃需要警惕呂武跟士匄走得太近,說道:“鄭既有弒君之舉,我為‘伯’,不可視而不見!”
“伯”就是霸主,要干替天行道的事啊!
國君一陣愕然,簡直膩歪到不行。
中行偃不給任何人插話的機會,語速極快地繼續說道:“列國側目,我必出兵以彰正義,伐鄭!”
國君頷首,覺得事情就該是這樣的發展。
士匄張了張嘴,又看向呂武。
中軍佐放棄話語權?那輪到上軍將出聲了。
呂武說道:“伐鄭可也。為使諸侯心懷敬畏之心,亦防楚突來,我需三軍齊出。”
一句話讓其余各“卿”側目,心里不知道怎么編排呂武。
結果,呂武又說道:“初始,三軍各出兩‘師’,余部國中集結待命。若楚而來,余部再出。楚若無異動,鄭必降我。我自取收獲便是。”
啊哈?
這個主意好啊!
聲勢浩大的出兵,一定會把鄭國這個老牌投降國嚇到立刻投降。
一旦鄭國投降晉國,接下來鄭國就會成為晉國的小弟,楚國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會導致楚國緊急動員。
聽呂武的意思,楚國出兵之后,晉軍不是會去跟楚軍激戰,要退回到晉國的國境附近,等著鄭國再一次投降楚國?
以鄭國的尿性,鄭國肯定會投降楚國的!
然后,他們就是靜靜看戲,等著楚軍退了,再去暴揍鄭國又一次的收獲一波。
這么一搞,楚國肯定要再次動員北上。
如果按照呂武的提議,他們會反復地逼迫楚國動員,又能在鄭國身上反復收獲。
國君有些怔怔出神地想道:“這是將疲楚之計實行,外加收獲不斷地虛弱鄭國吧?陰武……好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