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腦子里面的齒輪“咔咔咔”的轉動,一瞬間有了決議,開口說道:“范氏、趙氏攻伊洛之戎付出良多,收獲寥寥無幾。”
意思就是,士匄有些遭不住,紅了眼睛就是想從其它地方來彌補在伊洛之戎身上的損失。
國君心里出現了極大的失望。
不管士匄的出發點是什么,破壞晉國的根基就是一件事實。
國君要講話,呂武又往下說了。
“臣位不比元戎、中軍佐,攻秦再為‘庶長’、‘大良造’以至身上詬病亦多。”呂武暫停下來,一臉的苦惱和后悔,一小會之后才繼續說道:“不敢多言,以遭憎恨。”
做錯了什么事情,要用謹言慎行來自保,任何時代都是通用的。
國君眉頭挑了挑,說道:“自此秦難再負我,陰卿何錯之有?”
呂武要是信了國君的話,絕對是中了降智光環。
“君上,鄭深懼于我,‘馮’必深壁固壘……”呂武說到這里又停了下來,并且不再深入解析。
國君的眉頭再次顫了顫,用深邃的眼眸盯著呂武一直看。
鄭國對晉國的恐懼怎么會輕了呢?
那個“馮”直面老范家,鄭國失去了“祭”地,必然害怕老范家再次攻城奪地,不玩命加強“馮”的防御工事才是怪事。
國君說道:“諸‘卿’或有不渝,勿以國事相爭。”
呂武達到了想要的目標,行禮賠罪,道:“臣有錯。”
國君內心里其實是暗爽和擔憂,心態很復雜。
老范家要倒霉?能挫挫卿位家族的銳氣,對國君就是一件好事。
只是吧,國君又擔憂晉國會被列國側目,影響到“國際”形象。
“臣今夜本欲請見君上進言全軍南下。”呂武非常誠懇地說道:“中軍佐被阻于‘馮’,君上率軍而至,便是……”,后面的話不用講了。
還能是什么,不就是讓國君表現出洞若觀火嗎?能夠積累威望,順便再懟老范家一波。
國君等呂武離開,獨自坐了很久。
“諸‘卿’皆不可信。”國君深知這一點。
翌日。
國君召集眾“卿”和列國君臣,不打算進行什么商議,沒有說出理由,很直接地下令開拔南下。
來自列國的君臣很無所謂,他們就是來助威,打硬仗什么的輪不到他們,晉國說什么就是什么咯。
中行偃很想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看到呂武對自己笑著點了點頭,選擇了遵從國君的命令。
而剛才那一幕被國君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