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目前的很多攻城器械是出自陰氏的研發,呂武出于某些目的將科技進行了共享。
有多少人罵呂武傻逼,就會有多少人進行贊美,陰氏吃沒吃虧則要看當時的實際情況。
沒有那個實力,并且沒有靠譜的靠山,凡事想著吃干抹凈,真相會是等著哪天橫尸街頭。
即便是有權又有勢,聽說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嗎?
大軍的到來有些打斷了范氏和趙氏的攻城節奏。
事實上也是這樣,不管戰事近況怎么樣,反正士匄和趙武都沒有求援,給突然來了援軍不會是激起士氣,反倒會讓他們覺得被小覷了。
到來的大軍扎營,國君的大帳最先被立起來。
沒有多久之后,攻城的晉軍退了下來,士匄和趙武來到國君的大帳處。
“君上為何前來?”士匄看上有些火氣。
趙武好好地當自己的乖寶寶。
國君先是愕然,隨后說道:“我聞楚軍北來。”
大帳內就國君和一些公族成員、近侍,沒有其余人了。
那些公族成員對士匄側目,只是沒有下一步表示。
這一切被國君看在眼里,對公族則是再也泛不起什么情緒。
該有的失望或憤怒什么的,次數多了也就認清現實,何必再耗費自己的壽命呢?
士匄理智戰勝了狂怒,收斂起自己的暴脾氣,說道:“鄭人早有準備,‘馮’竟有九道壁壘!”
也就是說,范氏和趙氏的大軍有殺進城中,似乎還不止一次,每一次都被重新趕了出來。他們抓到了俘虜,得知“馮”建立了九道防線。
國君還是第一次知道這個消息,覺得鄭國在“馮”一弄就是九道防線,著實太過于喪心病狂。
他們又哪里知道鄭國的心態,知道晉軍遲早有一天會來攻打“馮”,又從過往戰例中見識了晉軍的攻城手段,不玩命加強防御工事,是想安然等著哪天受死嗎?
國君沒問士匄或趙武有沒有把握攻克‘馮’,更沒過問為什么沒提前知道‘馮’的防御工事這么喪心病狂,說道:“楚軍既已北上,我之謀劃已成。”
這是勸士匄不要執拗。
士匄本來已經有退意,聽到那句話反而被激起性子,洪亮聲說道:“君上且看將士武勇便是!”
作為小透明的趙武臉色一白,有心想說點什么,嘴唇一動再動,話被重新咽了回去。
這時,中行偃帶著列國的君臣過來。
隊伍中沒有呂武、魏琦和程鄭。
這三個人正結伴巡視戰場,后面跑到遠處的一個小山包眺望“馮”這座城池。
呂武粗略一看就評價鄭國修建了一座“烏龜流”的大型要塞。
“馮”最外面的城墻高度約九米,后面則是有兩道高度約四米的墻壁,再往后又是一道高八米的城墻,已在這么反復攏共九道防御線。
最為要命的是,城池內部不止有九道防線,街道以及其余設施更是壁壘處處,且里面的駐軍數量好像不少?
后面,士匄堅持繼續攻打的事情傳了過來。
考慮到鄭人在城內弄了完善的防線,使得呂武沒想其它的,只想知道范氏和趙氏需要填進去多少人命,才能將城池攻陷……,或者說能不能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