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瑩除非是復出當元戎,否則是不可能復出的。
國君以前被智瑩壓制得那么狠,沒清算老智家只是因為權力不夠,怎么可能讓智瑩再次成為元戎。
那么,增加卿位跟智氏有什么關系?
難道智瑩還能讓智起……,也就是智氏旁支,扶上卿位???
若智瑩還是元戎,有可能將智起扶上卿位。
現在智氏連卿位家族都不是,扶持的程鄭沒有功業打底不存在太大的話語權,想將智起扶起來該付出多大的代價?
就那么說吧!
除非智瑩愿意將多數封地送給在任的“卿”,還不能少了國君的那一份,否則智起根本不可能成為“卿”之一。
而智瑩該是腦子壞到什么程度,為了將智起扶上卿位付出那樣的代價。
即便智瑩的腦子真的壞了,一個沒有多少封地的“卿”又能有多少實力,能夠為“卿”多少年?極可能第一次需要納賦就顯出原形,再被打落塵埃。
老智家現在一切求穩,不想展現什么存在感,引來范氏、陰氏、魏氏的窺探。
在某種程度上,智瑩甚至操控智氏在靠攏向荀氏,為的是自己有什么不測,中行偃能看顧智盈。
智瑩的聰明還在于一再加強跟陰氏的合作,寧愿吃小虧也不愿意被盯上。
這種現狀之下,智瑩瘋了才入局。
既然增設卿位跟老智家沒什么關系,程鄭這么按耐不住是為了哪般?
在這一件事情上最不應該感到著急的是陰氏、魏氏和程氏,卿位增加多少個,他們家族中沒有能夠為“卿”的人選,穩坐釣魚島是最穩妥的做法,想搞事慢慢看著哪個家族合適扶持就是了。
本來陰氏和魏氏的選擇是繼續扶持解氏,得到的回饋是解朔對再次成為卿位家族沒想法。
這是解朔足夠聰明,他們成為卿位家族的時間不長,解氏的實力卻是翻了一倍。
只有擔任過“卿”才知道為“卿”是一件多么令人心驚膽戰的事情,清楚沒那個身板就不要入局。
解朔很是開誠布公,認為解氏正在消化階段,再次成為卿位家族不會再有上一次的幸運。
當然了,解朔也提到一點,陰氏和魏氏一定要讓解氏再上,他們會硬著頭皮上。
說完那些的解朔開始哽咽,斷斷續續地進行哀求,大概意思就是:不要浪費之前的栽培啦。俺對陰氏和魏氏還是挺有用的!
呂武和魏琦要是出于必要,才不會管解朔怎么哭求。
比較關鍵的是,解氏對陰氏和魏氏并不是唯一選擇,留下一直對兩家亦步亦趨的解氏好處更大。
在私下交流中,呂武和魏琦的觀點比較一致,解氏的拒絕錯過了一次絕佳的機會,再想成為卿位家族屬于不可能了。
程鄭發現只是自己在說話,其余人不表態也就罷了,需要幫韓氏爭取卿位的趙武也是一直沉默,知道自己的表現太過于積極了。
“中軍佐離國出征,君上再提增設卿位,為何?”呂武問道。
關于這點,他們不可能沒有進行思考。
范氏是晉國第一強大的家族哦。這個要劃重點。
國君刻意給士匄安排了任務,等待士匄率軍出征,再表現出對增加卿位的迫不及待。
好好地想一想,國君指派士匄出征是不是預謀呢?
魏琦說道:“近來君上一再尋我等錯誤之處。”
元戎壓制不住國君的結果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