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鄭國當然不是毫發無損,距離“新鄭”不足百里的“密”就被聯軍給攻克了。
那是宋、魯、衛、齊、曹、莒、邾、滕、薛、杞、牟、介、茅、鄅、郕、郯、邳、徐搞閱兵似得,輪番蹂躪了“密”四天,再被晉國的中軍一波流給攻克掉。
“密”陷落之后,晉國只是挑選了少許的收獲,更多的戰利品讓參加會盟的列國去分。
本來晉國是一點收獲都不想要,耐不住呂武插了一手,挑選戰利品中十歲到二十二歲的女性,屬于陰氏的那一份就算了,超過則是用買的方式來獲取。
陰氏每年都有“扛麻袋”的活動,也就是會將年齡在適合婚嫁的女性裝進麻袋,再給有功之人去盲猜,人進去扛個麻袋走,選到哪個女人就是哪個,回去好好造小人吧。
別提什么侮辱女性,要看看是什么年代,再來好好地品味一下產生什么后續。
那是女奴來著,她們是想要繼續當奴隸,還是成為某個自由民或“徒”、“羨”的妻子。不敢說每個女性吧,超過九成九肯定更樂意當“夫人”啊!
那啥,女人有兩次投胎的機會,出生沒得選,嫁人總是有的選。
當然,陰氏那些被套麻袋的女人,她們還是沒得選,卻至少不用再當奴隸了。
中軍和上軍回到“新田”了。
士匄很是無趣地說道:“并非征戰,無需走‘棘門’也。”
歸師之后,要不要解散。
走“棘門”的程序是一種解除武裝,再進行后繼的分贓。
攻打“密”與周邊的戰利品裝闊佬給了參加會盟的各個諸侯國,晉國這邊的收獲太少太少,再走“棘門”儀式很沒必要。
呂武說道:“我并未下令解散。”
想什么呢!
沒讓解散軍隊啊?
這一下,士匄、魏琦、士魴和其余貴族都懵了。
他們已經回到“新田”,不該是各回各家找媽媽,又或去跟夫人玩造小人的游戲嗎?
呂武說道:“如我所料不差,鄭國必有所動。”
那不取決于鄭國到底要不要搞什么幺蛾子,看的楚國愿不愿意放過鄭國這位小老弟。
晉國對待一眾小弟嚴苛,跟楚國對待小弟相比起來,晉國簡直能夠稱得上偉大。
做了楚國的小弟,要小心某一天國祚不保,公族再一塊整整齊齊到地下去找祖先哭訴。
成為晉國的小弟?每年安安分分交保護費,得到征召辛苦一點帶上軍隊去接受檢閱,有戰事就去當啦啦隊,不用害怕某天被晉國給吞并了。
士匄最先反應過來,說道:“楚必逼使鄭!”
好歹是晉國第二才子,當不了豬哥亮,還沒當馬后炮的智慧?
隨后,一幫人反應了過來,用一種幽怨的目光盯著呂武看。
明知道楚國會逼鄭國干點啥,他們回“新田”干么呀!
呂武瞬間無語,苦笑了一小會才說道:“我如不返,鄭豈敢有異動。”
晉國需要鄭國有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