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的“王卒”不止是稱呼上特別,他們的武器也是相當有特色。
目前各個國家的士兵一般是裝備戈,“士”的級別才佩劍,不是看不見其它種類的武器,比較關鍵的是戈和劍才是主流(不算遠程),其余的五花八門不是禮器就是玩特殊。
對于軍隊來說,使用起來越簡單的武器最有用,要說還強調什么就屬便宜。
楚國“王卒”的武器看著像戈,卻是在戈的手部加了矛。
注意,是矛,不是槍頭。
槍頭比較短,為一種扁狀尖銳物。
矛除了前端扁狀尖銳物之外,還有首部的粗圓構造,并且前端扁狀尖銳物比槍頭更長。
他們除了列裝戈矛之外,隨身還有一種盾牌。
看著盾牌是一種塔盾款式,推進時塔盾被背在背上,停下來則是變得一手持戈矛一手提盾的姿態。
范氏沒有王牌兵種,不代表他們的軍隊很拉胯,只能說用自家的訓練度和組織度將“平凡”玩得更加“高端”。這一點能從布陣和行軍姿態看得出來。
比較奇異的是,能看到范氏所部玩了點新花樣,步兵陣列前三排的士兵手里的武器是長矛。
長矛的長度約是五米左右?推進時是豎向天空,得到命令之后的第一排平舉,第二排略略昂起約二十五度,第三排則是四十五度向前斜放。
當前階段的交戰屬于戰車兵,它們在馭手操控拉車馬匹之下馳騁,極少抵近了使用近戰兵器,大多選擇遠遠地互相射箭。
子囊恰好是位于范氏所部這邊,看到范氏所部大量使用長矛兵問蒍以鄧,道:“我‘王卒’戈矛長度幾何?”
問的不是戈矛多長,是郁悶肯定會吃虧。
的確啊!
常規的戰戈也就兩米左右長度,楚國“王卒”的戈矛其實比戰戈要短一些,約是一米八的長度。
這特娘的?對上看著五米左右的長矛,排戰列線交鋒很吃虧的!
蒍以鄧是蒍氏的當代家主,蒍氏是續若敖氏(斗氏)衰敗下去之后,楚國最為值得期待的家族,沒有之一,
他們的家族歷史挺悠久,有著面積極大的封地,家族軍隊的戰斗力正處在上揚階段。
說起來蒍氏還有比較奇特的地方,他們的很多族人取名時很多是兩個字。
之所以奇特,主要是上古到兩漢,諸夏一般是取名單一個字,認為雙字是賤名。
蒍以鄧說道:“晉長矛兵薄也。今日之戰,亦可不戰。”
他們上來主要是干么?不就是將鄭軍的退路堵死嘛。
所以,覺得會吃虧不用打就是啦。
子囊對蒍以鄧的直接感到郁悶。
他們的老大很莽的,上來單是晃悠一圈,回去肯定要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