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的子囊看向呂武,說道:“我王提議,兩軍戰至最后一人。”
玩這么大的嗎???
呂武掃了一眼楚軍的構成,看到楚國“王卒”之外,余下就是蒍氏、成氏和斗氏的軍隊。
楚國“王卒”的數量約在兩千左右,剩下的楚軍估計是蒍氏、成氏和斗氏平均分?
觀察楚軍的呂武沒耽誤做出回答,說道:“楚侯有此雅興,我自當奉陪。”
致師完畢,雙方各自掉頭回去。
陰氏的戰車能夠做小幅度轉彎的機動,驅使拉車馬匹埋蹄就是了。
楚國并沒有掌握“尖端技術”,又看到了人力扛車的畫面。
“可獲晉軍兵車仿制之。”楚君熊審早就發現這個問題,更清楚戰車差距帶來的劣勢。
子囊答應下來。
那個什么“專利權”之類的玩意,晉國能管得了一幫小弟,管不到楚國頭上。
就那個話:覺得被侵權了?來打我啊!
楚國跟晉國早就處在戰爭狀態,會害怕開戰就是個國際笑話。
他們其實已經在“侵犯專利權”了,比如仿制晉國陰氏的沖城車和對樓。
雙方戰場上的老大各自回去,子囊跟楚君熊審分別回到自己的戰車上。
呂武招來了士匄等貴族,通知楚君熊審約定“死斗”的消息。
“夜來仍不罷戰?”士匄發出了靈魂質問。
跟楚軍死拼這種事情,范氏不帶慫的。
其余的貴族就有點揪心了。他們的家底就那些,拼光了要咋整?
呂武只是通知,沒打算聽取什么意見。
常規有常規狀態下的布陣方式,拼命則是必須擺出拼命的架勢。
約定打到最后一人的晉軍和楚軍,他們忙碌著布置各自的陣型。
楚軍那一邊,區分“王卒”與封君的軍隊。
楚國“王卒”將戰車集中在軍陣的中央,步兵則是位于戰車兩側成為一個“人”字隊形,兩個縱隊合成一個大陣,看去也就成了“大”的篆字,也就是兩個“人”的重疊。
士匄說道:“楚‘王卒’列‘荊尸陣’。”
這個“荊尸陣”聽著挺嚇人,字面意思好像是抬南方的尸體來擺陣。實際上也就一個陣型的名字,是當初楚武王熊通用來嚇唬隨國人的。
來自蒍氏、成氏和斗氏的軍隊則是列出一個三“徹”的陣型。
看楚國“王卒”位于戰陣的最前端,明顯是一開始就要上精銳,爭取獲得一個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