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的套路,國內應該等春播之后才出兵。這個是為了不耽誤農時。
今年晉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光是需要滅掉的就有南燕和睢水、南山之戎,削弱鄭國并使之成為盟友的事也必須干,再來就是從衛國獲得大河北岸的城邑,還有監督齊國被肢解。
對南燕和睢水、南山之戎動手對晉國不是什么大事,滅南燕用兩個“師”的兵力都算高看,打睢水、南山之戎有點小難度。這兩件事情被范氏承包了,他們也將獲得最為肥美的那一塊肉。
士匄好像有點魂游天外的樣子?他沒聽到呂武說什么,只是看到呂武說了點什么,回過神來先道歉再問了一遍,才答道:“正是。”
范氏的士魴在春季來臨時就迫不及待對南燕動了手,以時間點來看正在攻略南燕,不知道戰事的進展怎么樣。
士匄之所以心不在焉,主要是他們回“新田”之后沒有多久士魴就病了。
講實在話,士魴的年紀真不小了,去年出征的時間那么長,冬季還是在外過的。
幸好“虎牢”本身就是范氏的地盤,苦了誰都苦不到士魴這位老人家,換作是在荒郊野外的話,也許回來的會是士魴的遺體。
年紀大的人平時看上去挺健康,一旦病了就是一件大事,士匄不得不為士魴的身子骨感到擔心。
而呂武并不知道士魴的情況,看出士匄很是心不在焉難免會多想。
別看大家平時的相處看著挺正常還和睦,背后能少了互相算計馬?
這一次,呂武提議各家再次展開封地互換,理由是能獲得大河北岸的大批城邑,接下來晉國需要壓制東方和對南方一再用兵,國內各個家族的潛力必須得到挖掘。
士匄的反應很直接,同意了陰氏想要置換封地的請求,再提出范氏的封地最好集中到南部。
約是在五六年前,范氏看到陰氏一再爭取封地集中,可能是得到什么感想也尋求那么干。
比較讓士匄感到苦惱的是范氏的封地很多,分得挺零散,尤其覺得哪塊封地都不錯,找不到好的置換目標。
士匄的苦惱不知道多少人也想有,現實的是他們連一塊封地都沒有。
這一次呂武提議滅掉南燕,再加上陰氏近一步集中封地的分布,一下子讓士匄咬牙決定忍痛割愛了。
范氏要先將封地集中在南方,再找機會滅掉鄭國,或是一步步將鄭國蠶食掉。
呂武洞悉了士匄的計劃后被嚇了一跳,琢磨著范氏好像也要玩“化家為國”的操作啊!
真的是那么回事嗎?也許范氏的目標沒有那么大,僅僅是看到陰氏那么干,再聯想到陰氏短短二十來年發展壯大成那樣,魏氏將封地集中后也發展快速,以為是找到什么秘笈了。
對于現在的人來說,某些道理沒有悟透沒關系,自己不會,還不懂借鑒嗎?
有“專利權”的玩意需要悠著點,沒有牽扯到“專利權”的方面明明都看到益處,不去學就太特么矯情了!
呂武最近在思考一件挺嚴肅的事情,比如要是范氏也產生“化家為國”的想法,陰氏要不要跟范氏加強聯系和合作。
這種事情連試探都不能做,呂武需要近一步進行觀察,同時有意識地開始促進范氏“制霸”南方的謀劃。
要是陰氏和范氏的目標一致?陰氏干起來會更輕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