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應該想辦法進行清場了?”呂武心想。
清什么場?
好好猜呀。
第一波要針對的肯定是晉國公族,再來就是那些沒有站隊的中等貴族。
在清場的過程中,幾個卿位家族肯定會一再“增肥”,同時也該是進入到卿位家族選擇陣營的時刻了。
“扶持韓氏防著魏氏反水太有必要了,免得發生猝不及防的事情需要陰氏自己扛。”呂武暫時沒發現魏氏有什么不對勁,深諳該及早做準備的道理。
不是還有解氏嗎?問題是解氏真的有點弱呀!
呂武聽到士匄的話聲,輪到他向士匄道歉再詢問剛才講什么了。
士匄重復道:“我將與楚國大戰,國內置換封地可行?”
呂武比較詫異地說道:“十數歲各家置換封地多也。”
晉國這二十來年還少了互相換封地的操作嗎?
在滅掉郤氏和欒氏之后,置換封地的動作最大,所有人都以為要起碼十年的時間來喘息,結果不到兩年各家就重新“煥發青春”了。
置換封地麻煩的不在拖家帶口干搬家的事。這種事情在春秋是一種常規操作。
事實就是那樣,哪個家族還沒有換過居住地,那一次不是拖家帶口,一個個家族對于后世感到忌憚的大規模遷徙早就習以為常了。
大規模遷徙當然會存在麻煩和損失,那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更需要擔心的是誰給誰暗中下黑手,遷徙路途中襲擊、襲擾什么的暴力活動,破壞耕地以及居住地。
要不然就是互相換家而已,到了地頭費點勁安排居住場所,再看顧好上一家播種下去的農作物,比一切從零開始要強得多。
呂武和士匄聊了不少,刻意將話題集中在置換封地上面,少不了試探范氏未來的發展戰略。
士匄聽出呂武的窺探了嗎?講了一些范氏的規劃,尋求陰氏能夠派人指導規劃灌溉系統。
呂武有意增漲范氏的“野望”,卻是沒搞白干活的事,一切按照規矩來就行了。
士匄發現呂武比以往更好說話,不由產生了一些困惑和疑慮,心生了提防與戒備。
所以吧,他們倒是很明白“不存在無緣無故的愛”這件事實。
在巫的卜卦之后,得到了一個出征大吉的卦象。
晉國合起來兩個“軍”規模的軍隊從“新田”開拔,又帶上大批的糧秣以及武備,踏上了前往“虎牢”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