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桑田”算是陰氏最為看重的地方,不是“桑田”有多么富足肥美,相反“桑田”多山多樹,以農耕需求來看就是塊爛得不能再爛的地皮。
土地那么爛,呂武為什么還對“桑田”垂涎?只因為后面函谷關就是建立在那個地方!
現在的貴族,但凡發展起來,嫡長子之外的幾個兄弟不是無能到像爛泥,行冠禮之后總是會被分家。
一般是二十二歲行冠禮,得到家族的某塊地皮分配,成為一個小宗之主。
提到分家,現代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推恩令”,然而在行“宗法”的春秋時期分家才是一種主流,堅持不分家相反會顯得很特殊。
如果呂武也行“宗法”來對子嗣進行分家,有能力別出的子嗣肯定會給塊地,魏氏這是要出地皮讓呂健多一塊地?
其他家族有干過娘家出地來讓外孫、外甥用作別出依靠嗎?還真有過相關的例子,只是例子太少,還是“主母”級別娘家的贈禮,“媵”的娘家一個例子都沒有!
呂武是答應還是拒絕?答應下來會讓趙武很難堪,甚至會讓韓起很難做人,更是要為難呂武另一個沒接觸過的舅哥趙勝。
這個趙勝是趙旃的長子。
另外,趙旃已經在兩年前病逝,接手邯鄲趙的就是趙勝。
邯鄲趙本來有復出的跡象,結果趙旃一病又縮了回去。
陰氏早先的發展規劃中將邯鄲趙考慮了進去,后來隨著情勢一再出現變化,尤其是獲得“銅鞮”那幾塊封地之后,陰氏對邯鄲趙的需要變得可有可無,兩家本來就少的聯系給徹底斷了。
“阿武不可拒絕。”魏琦先是一臉的誠懇,后來換上了哀求的神色。
這擺明就是在求饒了。
魏琦重新出山為哪般?還不是魏絳給搞砸了。
這一次,魏絳對陰氏不止是提防,到了露出敵意的程度,偏偏還沒成功跟范氏達成結盟,老魏家有點危險了呀!
魏氏為什么會那樣,肯定是有其原因。
根據還是出現在呂武一些操作失當上面。
陰氏盯上了魏氏的某些地皮,有行動就必然會露出一些馬腳,看的是魏氏到底敏不敏感了。
搞到魏氏換了家主當機立斷不跟陰氏一塊玩耍了?說明魏氏對陰氏的警惕心重到了一定的程度,極可能是察覺到陰氏對自家不懷好意啊!
要命的是呂武是元戎,陰氏的實力比魏氏強,并且陰氏的朋友遠比魏氏多。
怎么辦?只能是即將受害的一方認慫,還要憋屈地進行討饒。
人間之現實與殘酷,盡顯無疑!
“我用‘原’置換魏氏大河南岸之土,可否?”呂武不白要。
魏琦沉吟了一下,答曰:“可。”
那就很清楚了,魏氏的確是察覺到陰氏的一些動作。
換句話來說,魏絳不跟陰氏一塊玩了沒什么錯,他要是成功跟范氏結成盟友來抗衡陰氏,少不了得到一個英明的定位。
魏絳的思路是對的。他錯在沒看清楚局勢,老范家哪怕是結盟也只會選擇陰氏,尤其是魏氏選擇的“切入點”著實是有夠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