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族那么搞,有點讓呂武和士匄沒安全感,他們怕的是公族來個魚死網破,出國之后用四個“師”給呂武和士匄來一套“神龍兵變”的戲碼。
考慮到“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的真言大法,呂武和士匄沒有經過商量,不增加家族出動士兵的數量,一致選擇帶精銳前往“商丘”,并且都有做后一手準備。
他們在“虎牢”那邊跟曹君姬負芻、譚君墨、紀君僚會合,踏入鄭國地界沒多久收到了來自衛國的消息。
“衛君衎遭國人驅逐?”呂武差點笑出聲來。
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個月前,原因是衛君衛衎對衛國貴族收稅收得有點過重,并且還強制生活在“商丘”里面的居民必須上戰場。
都城的居民每戶必須有一人上戰場,為什么要這么做?大概是衛君衛衎覺得都城的地價太貴,可能也是要讓都城民眾感覺作為“都城人”的高貴。
反正,衛君衛衎就是個精神病,想一出搞一出挺符合其為人的。
結果是衛國大軍在跟魯國交戰的戰場上節節勝利,人在老巢的衛君衛衎在極度不受待見的情況下跑去狩獵,出了城給回不去啦!
曹君姬負芻當場“哈哈哈”一陣大笑,笑到一半看見幾個一國之君震驚完了露出憤慨和遭到羞辱的表情,想到自己也是一國之君,一點不想得到相同的下場,笑聲被掐斷了。
發生于衛國“帝丘”的大戲在歷史上有上演過,主角是某代周天子。這個也是周王室衰敗的一個開端,然后天下諸侯各種快樂玩耍了。
晉國要怎么看待衛國的國人驅逐衛君衛衎這件事?
“請伯國介入此事。”曹君姬負芻現階段對晉國很是感激,出了事想到的就是請老大做主。
呂武憋住笑意,說道:“寧喜擁立公子秋為新君,得眾家愛戴,黎庶為之歡呼。”
這個寧喜其實是孫林父在衛國的好哥們之一,是衛國寧氏的當代家主。
那個公子秋是衛定公的兒子之一,跟衛衎是兄弟來著。
發生在衛國的事件在寧喜的操作下變成了弟承兄業,干掉衛衎的孩子,接收老婆和小妾什么的,則是屬于不可能。
畢竟,他們又不姓李。
衛國新君衛秋將兄長的女人和孩子打包,派出護衛送到衛衎暫時躲避的“咸”,又告知衛衎:老婆孩子都送過來了,連帶還有足夠的財帛,避免發生不忍言的事情,要不兄長找個國家安穩過日子吧?
衛衎當然不愿意。
然后,送老婆、孩子、財帛過來的寧喜立刻抽出戰劍,提到“聽說新任齊君也是腦子有坑的貨色,說明齊國是你養老的好地方”,說著還一直拿劍比劃。
對了,一起遭到驅逐的還有來自魯國的叔孫宣伯,他跟衛衎成為難兄難弟,被強制送往齊國了。
新的衛君衛秋正在來追趕呂武的路上,隨行的還有衛國新一任執政寧喜。
沒錯,孫林父出逃,一些不愿意投奔晉國的孫氏一派衛國貴族,他們轉為投在寧喜門下了。
寧喜明顯比孫林父要果決得多,一再遭到衛衎羞辱,一不做二不休干了這么一出,還將鍋丟給了國人。他要是出生在二十一世紀的漂亮國,絕對會財源廣進和混得風生水起。
南下的晉國大臣與軍隊,還有來自列國的眾人,停在原地等待衛國隊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