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氏要開拓北邊、控制西邊?范氏以前是沒法插手,現在是能插手而袖手旁觀。
輪到范氏想要在南邊搞事,作為元戎的呂武大開方便之門算是一種回報。
如果士匄是上面那種看法,他只站在第一層。
覺得呂武在放縱范氏獨霸南方,僅僅是站在第二層。
呂武其實就是要讓范氏傾力于南方,等某天范氏牢牢把控南方,陰氏是不是能跟范氏明算賬,大家你好我好地把晉國分了?
晉國的東邊?沒看見呂武已經有意讓荀氏(中行氏)、魏氏和趙氏過去搞東搞西,擺明了就是劃出來給這幾家的“斗獸場”,他們之中哪一家能脫穎而出,一塊參加陰氏、范氏瓜分晉國的盛宴。誰死了又誰或者,乃至于一直持續亂斗,玩一出各自分糕點的大戲咯。
靠近周王室邊上的地界?也就是大部分集中過去的晉國公族?結合當前時代的各種“民情”與規則,哪天陰氏主動瓜分晉國,怎么也要給晉國公族留下“自留地”的。
一大批貴族和大軍可算是來到“商丘”郊外,宋君子成攜一眾大臣出城迎接,又是獨獨缺了吳國的君臣。
該有的禮儀搞起來,一些“巫”和具有部落特色的薩滿,他們帶著自己的跟班唱唱跳跳,少不得各自給卜上一卦,沒意外就是個“大吉”的卦象。
心情愉悅的宋國君臣本來還安排了大型“歌舞劇”表演,及時被晉國這邊給制止了。
“楚未屈服,何敢有‘采桑’之禮。”呂武進行謙虛,態度上甚至有些惶恐。
什么叫“采桑”之禮?就是宋國從殷商那邊繼承下來的一種超大型“歌舞劇”。
用的是殷商的音樂,以采桑來編練出舞蹈。
而殷商弄出“采桑”可是為了致敬黃帝的妻子嫘祖。
說白了,宋國的“采桑”就是屬于大禮議,一般人可承受不起用“采桑”來作為迎接的表演。
呂武一拒絕,充滿了遠古氣息的“歌舞劇”看不成,感到失望的人不是一兩個。
“宋君誠意,晉‘卿’為何拒絕?”吳君諸樊一露面就臉色不悅地質問。
呂武眼睛看過去,本來就是平常的注視,看到吳君諸樊的打扮變成了凝視。
出場的吳君諸樊該怎么說呢?上著玄衣,衣裳之上有章紋顯示禽獸以及云朵;外套冕服,以黑色為主調,也有章紋呈現金色波瀾,一直到腳踝;頭戴朱冠,高且有扁曲狀;腳穿高腳靴,動物皮革與木做底。
這一套……,好像是天子穿的吧?怎么給穿在了吳君諸樊身上啦???
呂武只是愣住。
其余人看傻了眼。
宋國君臣干脆就是滿滿的憤怒。
呂武回國神來,冷著一張臉,大聲喝道:“汝非楚人,因何沐猴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