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關鍵性戰役,楚國只贏了一次,想到這個楚君熊招就有點透心涼,再想到下午“左右廣”的慘敗,一下子雄心壯志幾乎快消失不見了。
“陰氏為何如此之強?冶鐵乎?陰武物種不同也?”楚君熊招非常欣賞呂武,簡直是欣賞到恨不得融為一體了。
晉國陰氏的崛起不但在內部是一個謎,國外就更覺得迷糊了。
大多數晉國的貴族,他們初次聽到呂武是在“鄢陵之戰”,隨后陰氏的崛起就像是竄天猴那樣,等郤氏和欒氏滅亡,發現誰都無法阻止陰氏的崛起了。
楚國這邊初次識得呂武當然也是因為“鄢陵之戰”,不知道有多少小伙子想著在戰陣上碰見呂武,拿呂武來當墊腳石,然后被長輩教訓得滿頭包。
那可是用堂堂正正方式殺死潘黨和養由基的呂武,不看看自己是什么斤兩,還想拿呂武當墊腳石,腦子壞了啊!
“此乃我土,晉人遠來必不適水土。”斗棄疾的意思是用拖字訣。
到時候要是晉國等聯軍撤退,報復是沒有成功報復到,倒是能宣傳他們成功驅趕了敵軍來挽尊一波。
自欺欺人?小屁民懂得什么啊!文案勝利法,懂不懂?不懂?封鎖不利消息,輿論大搞特搞起來,小屁民聽著就是。敢瞎幾把的亂嗶嗶,關進去付錢吃公家糧,再嗶嗶來個跪地殺!
這一刻,呂武要是知道斗棄疾的想法,肯定會問斗棄疾暗號,對上了暗號再問問斗棄疾祖輩移民了哪一個國家。
以前不敢說,鑒于2021年的局勢變幻太大,呂武琢磨著斗棄疾要是穿越者,一定是早早移民了歐美或袋鼠國那邊。
而拖時間這一點恰恰與楚軍氣勢洶洶過來要報仇不符合。
他們本來是想要過來教訓以晉國為首的聯軍,打贏了還要殺到鄭國肆虐,有機會甚至想在明年再次飲馬大河,甚至是殺入晉國地界。
楚君熊招下意識想贊同斗棄疾的話,到了嘴邊卻說:“明日再戰。晉以何軍出戰,我之蒍、薳、成、羋、斗、屈皆上陣,敗無一生還,勝則寡人必有重酬!”
就是拿出決死之志戰至最后一人唄?
這個也能說明楚君熊招的斗志未泯,乃至于肯賭,也敢賭,還有一顆敗得起的心。
作為一國之君的確要能經得起打擊,不要因為一時的失利而就完全喪失斗志,不然他自己要完,國家在他這一代也必然要一蹶不振了。
斗棄疾懂了,無論是付出什么樣的代價,哪怕是整場戰役大敗虧輸,怎么都必須在一場戰役狠狠地咬晉國一口。
值不值得?以楚國現在頹勢來看,挽救屬于國家的信心,付出再大的犧牲都是值得的。
怎么說?楚軍哪怕是會打輸這一場戰役,能咬下晉軍一大口,咬得越狠,輸也就不太難看,不會使周邊的鄰國覺得楚國要不行了,又讓中原列國徹底臣服于晉國。
楚國幅員遼闊,底子方面也厚,輸得再慘給個三五年,最長十年的時間來喘息,一定能滿血復活的!
簡單的說,楚君熊招不管這一次是勝還是敗,都想穩一波了。
并不是楚君熊招徹底認慫了,純粹是楚國的北部和西北部這一次被肆虐得有些狠,再來就是真的發現楚軍跟晉軍在軍事實力差距被拉開,必要的退讓是為了有時間能讓遭到肆虐的地區進行重建,再來就是奮發圖強來將軍事實力的差距追上來,乃至于是進行反超。
當夜,斗棄疾贖回了斗韋龜,父子倆進行了徹夜長談。
斗棄疾從斗韋龜這邊得知一個叫桑田紇的人,驚訝一個老頭子還那么能打,恨不得將斗韋龜吊起來抽。
好好的一個小伙子,輸給同齡人或輸給壯年人沒什么,輸給一個老頭子算什么事嘛!
斗棄疾耐住怒火詢問斗韋龜在晉軍營盤那邊的見聞,聽到斗韋龜極度沮喪沒觀察到什么有用的情報,想著戰后該怎么來重塑這個兒子的自信,千萬不能就此那么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