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達“赭丘”附近的晉軍沒有再挪動一步,后面甚至開始結起了硬寨。
這個“赭丘”在潁水的東岸,過了潁水就是蔡國的勢力范圍。
該地并不是什么交通要道,距離楚國都城“郢”更是有上千里之遙。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時節也臨近當年的冬季。
戰爭進行到這一地步,援救“斗首”被困的任務完成,甚至還超額地攻占了“新鄭”,控制了大半個鄭國,陳國和蔡國重新屈服。
“后方何時事妥?”呂武問道。
彘裘擔負著后路的軍務,立刻答道:“今歲難矣。”
難了好啊。
越是難,代表收獲就越多。
呂武看了一眼滿臉糾結的彘裘,經歷控制臉上的笑意,心想:“鄭國都要被搬空了,范氏肯定無比心疼,偏偏鄭國還不歸范氏管,只能干著急。”
那可不止陰氏在大肆收獲,范氏、解氏、韓氏、張氏……包括中小貴族,哪一家不是卯足了勁想搬空鄭國呢?
現在看的就是誰的辦事效率快,能占好的好處也就越多。
呂武說道:“我往‘壺丘’,欲在此處建座武城。”
所謂的“武城”就是個統稱,意思是用來駐兵的軍事重鎮。
彘裘都不知道“壺丘”在哪,倒是能明白呂武建立一座堅城有什么用意。
“今后便是范氏專諸南疆,建此武城需范氏出大力。”呂武說道。
那個地方是蔡國、陳國和楚國的三角區,歸屬方面其實時不時就存在變動,跟戰國末期的泗水區域有點相似。
頭頂上的老爺一直變,搞得下面的人分不清自己到底是楚人、蔡人還是陳人,治安方面肯定也存在大問題的。
彘裘知道里面對范氏的好處,說道:“請元戎示下。”
呂武說道:“需范氏調集民伕,我再命陳人、蔡人前往聽命。”
彘裘說道:“此事重大,我需稟告中軍佐。”
這是應有之意。
彘裘只是范氏小宗的宗主。
士匄才是范氏的老大。
呂武為什么要幫范氏一把?還不是陳國和蔡國對于楚國而言就是兩道菜,偏偏不知道士匄會怎么處理宋國。
為了不至于讓蔡國和陳國在晉軍撤離之后亡國,呂武總是要做點什么的。
當然,一旦武城建立起來,駐軍肯定是由范氏來,怎么樣都要長期安排一個“師”以上來當釘子。
那么一搞,范氏老老實實看住南方,省的有余力再去搞東搞西了。
………………………………
糾結,無語,事情太多,食言啦。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