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主要觀察解朔和彘裘,很想看出兩個人是什么想法。
也許是察覺到了呂武的觀察,解朔目光移動到呂武身上。
“我僅微末之功……”解朔一邊說,一邊抽搐著臉頰,有惶恐,更多的是糾結,繼續說道:“恐難接受天子美意。”
子爵?好吧,盡管是排行老末,但也是有立國資格的爵位。
解朔很清楚解氏有多少斤兩,真的建國也會是一個不入流的諸侯國,現在并不是西周剛剛分封的時代,不要搞得第一天建國,到了第二天亡國的局面才好。
這件事情解朔私下跟呂武溝通過,不會接受周天子的封賞,也不會繼續待在晉國,毅然決然選擇投奔到陰氏所建立的國家。
呂武其實傾向于解氏自己建立國家,怎么都讓世人看看陰氏對解氏的優渥,至于說解氏建立的國家能存在多久,有點那么不好說了。
另外一件事情,呂武已經想明白韓氏為什么選擇繼續待在晉國了。
韓氏能拉出約一個“軍”的兵力,比起很多的諸侯國在武力上并不差勁。
在軟實力方面,韓氏的總人口應該是有個三四十萬,大小城池七八座,“邑”級別的約是四十左右,“邦”就很難計算了。
陰氏、范氏和荀氏脫離晉國,韓氏就會成為晉國當之無愧的第一大佬。
所以,韓氏在未來把控晉國會成為一個事實。
呂武現在就盯著韓起在看,心想:“韓起的野心一點不輸于我,想要把整個晉國吞了啊。”
就是那么一個事實,等待幾個家族脫離晉國,不等于晉國就沒有城邑了,怎么都還會保留約兩三成的城邑的。
韓氏這一波跟陰氏、范氏和荀氏脫離晉國自行立國,他們僅是那么點軟硬實力怎么可能滿足,留在晉國等著將整個國家都吞了才香嘛。
韓起發現呂武一直盯著自己看,心里不由很是發毛,艱難地給了一個笑臉。
呂武回給韓起一個微笑,目光轉到士匄身上。
而士匄則是有點驚疑地在死死盯著解朔看。
能夠獲得爵位,還能立國,偏偏解朔堅決放棄了!?
這件事情會影響到范氏的謀劃嗎?
“為人不可知恩不報。我家有今日皆賴于陰氏,愿長隨陰氏為臣。”解朔說道。
士匄露出了恍然的表情,卻是掃了一眼彘裘,再將視線轉到呂武那邊,說道:“又是一段佳話。”
為什么有個“又”字?
這是士匄在提醒呂武,之所以呂武能當上晉國的元戎,是他讓賢的呀。
呂武則是注意到士匄剛才目光停留在彘裘身上,心想:“果然,彘裘還是有點想法,就是不知道有沒有明晃晃跟士匄提起。”
“諸侯可有表態?”呂武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