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沒有再多提什么,很像是給中行吳和己密州提供一個可以詳談的機會,借口有事離開了。
事實上,呂武也不用多說什么,不管荀國能不能和莒國結成聯盟,雙方都不能忘了呂武的人情。
另外,哪怕僅是駐扎了少許的駐軍,呂武并不害怕莒國攻打那一塊飛地。
當前的時代可不存在什么國界線,跨境進兵是一種常態,一旦莒國敢吞了呂武的那一塊飛地,呂武就敢千里迢迢派兵肆虐莒國。
當然,時代已經改變,一些準則必然也會隨著出現變化,說不準國界線這種玩意很快就有了呢?
呂武給中行吳和己密州搭線只是在發揮影響力,后面還會將萊國給牽扯進去,遏制展開變法的齊國。
因為齊軍跟晉軍打平,其實已經引得諸侯側目。
列國得知齊國正在變法,想到了因為變法而一度改觀的鄭國。
令諸侯郁悶的是鄭國沒有來得及讓大家看看變法會有多少增益就沒了,他們迫切想要看看正在變法的齊國會變成什么樣,等著借鑒呢。
已經被齊國滅掉一次的萊國肯定希望跟荀國和莒國結伙,荀國跟萊國不接壤,看就看莒國愿不愿意接受。
這一天,呂武剛去拜會完周天子,回到自己的營地得知韓起已經等了有一會。
呂武思來想去有點沒搞明白韓起找自己做什么,索性也就不做多想去見了。
“漢侯。”韓起稱呼起來沒有半點勉強。
呂武沒去強調按照以往的交流方式來,他自己是無所謂,韓起會無比別扭,對于禮法也將發起挑戰。
“元戎。”呂武還禮。
兩人分別入座。
韓起再次行禮,說道:“今次前來,為問計而來。”
呂武愣了一下。
問計?問怎么讓晉國重新強大,還是問韓氏怎么吞吃掉晉國?
要是問怎么讓晉國重新變得偉大,不是明擺在那里的事情嘛。
哪個國家的強大過程能少了養份?也就等于必然進行領土或經濟上的擴張。
在封建時代,擴張百分之九十九是使用武力吞并他國,經濟什么的更趨于挖掘自己的潛力。
而現在晉國被漢國、范國和荀國包了個嚴嚴實實,晉國想擴張根本繞不開。
“漢侯必知我留國意圖?”韓起非常冒險的先問了一句。
這個時候要是呂武說一句“我不知”,等于韓起自曝野心,還要被呂武捏圓捏扁的。
呂武極短的時間內做出權衡,無聲點頭。
這就讓韓起比較為難了,到底是知道,還是勾引著將話說得更明啊?
呂武看到韓起滿臉糾結,終于開口說道:“我、范侯、荀伯皆是因功得爵,你以何代晉?”
所以,漢國、范國和荀國是一種和平方式的分家,不是作為亂臣賊子這種激烈的方式分裂晉國。
韓起要吞并晉國,該是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
還有一點,韓起憑什么認為呂武會坐看韓氏吞并晉國,不插手去分一杯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