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大世當變,日后必是諸侯相攻,強國兼并弱國局面。”韓起停下來看著呂武。
而呂武則是遲疑了一下下點頭認可韓起的猜測。
韓起又說道:“諸位立國有名,晉公室無力阻止罷了。如晉公室有復興一日……”
光說這個沒用,呂武一點都擔心,至于士匄和中行吳怎么樣是他們自己的想法了。
呂武說道:“想必你已尋過范侯、荀伯。”
韓起說道:“尚無。”
是暫時還沒有,不代表不去找。
呂武開始用玩味的目光打量韓起,訝異自己以前是不是忽略了這位小老弟,沒有發現挺聰明的。
什么意思?
就是韓起很清楚韓氏不可能獨吞現存的晉國遺產,希望付出代價在某種程度上獲得外部的支持。
并且韓起肯定會去找士匄和中行吳,形成一種四方的博弈。
這是參與者越多,外部的互相牽制也就越大的道理。
極可能也會搞成呂武、士匄和中行吳不想帶著韓起一塊玩,三家先糊弄韓氏,等韓氏真的搞大動作,再合伙分食掉僅存的晉國城邑。
現在韓起就是在冒險,并且這個險還必須冒。
道理就擺在那里,韓氏就是要吞掉晉國,一旦有所動作必然會有大動靜,引來漢國、范國和荀國的注視,等于說根本就繞不開。
所以了,不可能繞開,韓起索性自己掀開鍋蓋,表露出意圖再從三家那邊獲取支持,又或是試探三家的態度,來個知己知彼好行事,也能制造出一種制衡的局面保證韓氏的利益可以最大化。
呂武直白說道:“你在弄險。”
韓起滿臉郁悶。
有些時候一些風險必須承擔,沒有承擔風險的膽子,怎么配做一名貴族?
聽說過沒有,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也就老韓家幾代人膽子小,尤其是韓厥那一代玩砸了,搞得現在的韓起才這么難受。
呂武看似在專注跟韓起聊著,腦子里則是在進行反復的權衡。
他苦心經營,外加因勢利導,波瀾不驚的完成了立國的偉業。
因為功勞而獲得建國的資格,不算是什么開啟歷史先河,周王朝的整個時代多的是這樣的例子,包括建國者從某個國家將城邑分走。
韓起要干的事情是以人臣的身份取而代之,不管有沒有干成都將注定名留青史,并且還會是臭名聲。
韓氏有可能干成嗎?以晉國當前的情況,再加上外部有勢力幫助,幾乎是鐵板釘釘會成功。
呂武心態莫名地想道:“好家伙,田氏能不能干成不好說,韓氏這是要當篡國者的祖師爺啊?”
…………………………
明天進行第二輪核酸,全部都要做,不做孩子無法上學。唉
對了,作者菌明天會放出一張勢力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