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樣的理想,呂武的選擇不是等穩定下來再執行新制度,立國初期就快刀斬亂麻將事情給辦了。
“寡人不立太子,非是對你不滿。”呂武的確還沒有設立太子,他看向呂陽,說道:“你過往有軍功,我家立國迎來新局,需得再立新功,成就我家制度。”
要尚武?現在的時代根本不缺血性。
更需要的其實是一種慣性,再以制度確定下來。
老實說,沒有第一時間被冊立為太子是讓呂陽多想了一些,心情也是抑郁了好些日子。
現在聽呂武講緣由?一下子讓呂陽的心情放松了下來。
“漢家需有新制度,以為萬世而謀。立國僅是寡人的第一步,寡人在時謀求東進,寡人若是不在,你亦不可停足不前,需以宇內一統大業為己任!”呂武說道。
關于要完成大一統這件事情,呂武從小就不斷給呂陽灌輸相關思想,倒是沒有把呂陽給驚到。
鞭撻整個世界?呂武不會講出來,死之前再以其它方式給后世子孫開拓眼界吧。
“欲成我家太子,不可無有軍功,將成制度。”呂武笑了,過一小會才繼續說道:“你率軍往西,滅烏氏、空同氏,為立國獻禮,亦為立太子位而賀。”
有這個制度,以后每一代的更替,或多或少都能開疆擴土一些吧?
讓呂陽安心的是呂武沒有大肆分封自己的那一幫兄弟,第一順位繼承人的地位也就沒有遭到威脅。
關于這方面呂武其實在猶豫。
在“家國天下”的時代中,完全不讓宗室掌權根本就是在自掘墳墓,哪天出了不忍言的事情,沒有宗室力挽狂瀾的可能性,江山肯定要落到了外姓手里。
呂武又害怕在立國的第一代人出現太多的紛爭,搞得內部不凈難以向外擴張,打算將目光放在第三代人身上。
他們這個新鮮出爐的漢氏沒有人員眾多的宗族,無法依靠隔至少兩代的族人作為中堅力量。
不讓第二代人過分掌權,當然是害怕出現相爭,問題是呂陽沒有感到足夠的威脅,會自律且自強嗎?
所以,呂武只能拿外敵來培養呂陽的銳氣了。
認真而言,漢國不像那些老牌諸侯國,甚至跟范國和荀國都沒得比,大量使用族人來掌權,防止異姓貴族的權力太大。
出了晉國這邊的事,諸侯們對異姓的戒心上升到了最大的高度,有消息陸陸續續傳過來,顯示各個諸侯不是在清洗異姓貴族就是進行最大的壓制。
他們是怕了,怕出現像晉國的結果,以前就仰仗公族,以后公族在各個諸侯必然會更加得勢。
呂武看到呂陽在思考,說道:“為父講一則故事,你且細聽。”
呂陽先是一愣,隨后心中出現了舔犢之情。
尤記得還很小的時候,父子倆盡管相處的時間無法太多,只要能夠相處呂武就很喜歡給呂陽講故事。
呂武并不是單純講故事,其實是在進行教導。
這樣的“故事”已經有幾年沒有發生在父子倆身上,今天復又重演怎么不會讓呂陽被觸動心中的柔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