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是奇怪,幾年前楚國動輒出兵十萬以上,怎么用兵越來越少?
另外,沒有立國之前的范氏一下子暴出十多萬的兵力,有自己的國家之后也是用兵數量驟降。
所以是,各個諸侯的瘋狂已經退散,恢復理智了嗎?
可能是瘋狂的念頭遭到遏制,更多的是瘋狂了一把導致實力受損嚴重,動用的兵力想多也多不起來。
呂武還是晉國元戎時期,一樣是能隨隨便便拉出十萬以上的兵力,等有了自己的國家之后,要不要動用十萬以上的兵力則是需要謹慎再謹慎。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是呂武兵力損失嚴重,其實是需要用到兵力的地方增多。
說白了就是,他們還是晉國的大臣時,有其余的家族來兜底,遭遇到突襲也不用有過多的害怕,輪到有自己的國家則是要兼顧多方多面。
呂武問荀家,道:“荀伯可會親至?”
荀家答道:“國中之事繁重,寡君難以親至。”
也是,聽說中行吳也宣告要變法,并且齊國和魯國很是躁動,的確是沒辦法親自帶兵去救援范國。
彘裘用熱切的目光看著呂武,看樣子是期盼呂武能過親自率軍去范國?
“我亦出二‘師’……”呂武沉吟了一下下,繼續說道:“如無繁雜之事,寡人或將親往。”
漢國的事情也多啊。
光是滅烏氏和空同氏,呂武就要親自進行關注,別說還有一支漢軍去了“冀”那邊。
這兩個軍事行動對剛剛建立的漢國是大事,一個關乎到立太子的后續,另一個則是事關漢國奠定逐鹿天下的基礎之一。
對烏氏和空同氏的用兵只是收尾,呂武親自盯著是表現出未來太子的重視。
成功消滅或是驅趕走秦人,呂武還需要親自部署對巴蜀的窺探。
所以,呂武對彘裘的表態并不是什么敷衍。
彘裘當然希望呂武和中行吳能夠親自到范國,能夠體現出三家親密,起到恫嚇那些諸侯的作用。
荀國那邊已經明確表態說中行吳無法過去。
現在呂武說得又那么不確定。
“三家各有國祚,然我等命運相同。”彘裘有失望,更多的是擔憂。
荀家說道:“實屬無奈,非是其它。”
荀國的現狀不假,彘裘不明白呂武又有什么理由。
拜托,三個人誰不是一國之君,愿意去是情份,不愿意去又咋地。
漢國和荀國都表態會派出軍隊救援范國,很夠意思啦。
呂武在納悶一點,想道:“張口就要糧食和兵器、甲胄,還有點要招之則來的意思?士匄真當自己是三家的老大了啊。”
不是沒有那個可能,否則范國怎么會覺得漢國和荀國出兵是理所當然,只差一副頤指氣使的嘴臉了。
呂武對春秋的歷史陌生,對戰國的歷史則是要熟悉一些,想道:“歷史上魏國也覺得自己是三家的老大,趙國和韓國表現出服軟的態度,讓魏國膨脹到四處出擊?”
這個……,好像可以歷史重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