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之前多多少少聽說漢國在變法,只有親自過來才知道漢國搞出來的變革遠比想象中要大。
體制上的變化最令各國在意,他們在窺探漢國是不是要悖離周王室,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楚國,又或是像宋國、吳國、莒國等幾個異性諸侯那樣的情況。
得知漢國已經出兵支援范國?他們至少搞清楚漢國、范國、荀國和晉國在立場上一致,然后一個個想著怎么來改變這種現狀。
“漢多變,使我頹然。”彘裘的消沉不是一天兩天了。
荀家露出了詢問的神色。
彘裘的失落感很重。他雖然是范國的元戎,看一看大戰在即人在哪里就能看得出來。
是,沒錯,漢國對范國很重要,彘裘跟呂武也是老相識,還是沒有這種道理的。
元戎啊,能夠總攬國中大小事務的角色,然后在國家極度需要的情況下成為使節在外。
彘裘跟荀家最近待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互相之間存在太多的試探,使得彘裘已經感到了厭倦。
“荀以漢為尊?”彘裘知道不該這么問,還是問了。
荀家很明顯的一陣愕然,顯然是被這么直白的問題給驚到了。
那啥,荀國是周天子的分封國,為尊也該是對周王室呀。
彘裘不想看荀家的表演,目光轉到了領略‘長安’的風光,說道:“我亦納言。然,寡君深陷自我,難以自拔。”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士匄錯誤估計了多方實力,看輕了漢國的實力,過分高估了范國的實力。
荀家不能再裝傻,說道:“我知范君爭霸之心,寡君亦知。寡君以為漢必為后盾,不可失也。”
彘裘重重地點頭,隨后是一陣苦笑,說道:“或需一場大敗,方可使寡君清醒?”
荀家也開始憂心忡忡了起來,主要是窺探到漢國根本不想有什么大動作,能夠猜測出一些緣由和端倪。
范國的士匄以為自己很強大,想要收漢國當小弟,再進行利用。
荀國的中行吳則是很清楚自身的定位,更明白根本離不開漢國的支持,姿態方面一直放得很低。
無論是什么樣的做事方法,現實就是范國和荀國極度需要漢國,要想法子爭取來自漢國更多更大的支援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