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開口要韓氏封邑的呂武只是試探韓起,沒想到韓起會答應下來。
韓氏取代了曲沃,他們會換一個都城嗎?
如果韓起不換都城的話,“新田”就在漢國勢力范圍邊上,他能睡得了安穩覺?
“我需漢侯相助。”韓無忌看著呂武,有些緊張,又帶著祈求,說道:“我贈土予漢,唯求漢侯襄助說服范侯、荀伯少要城邑。”
啊?
也就是,韓起不準備履行對士匄和中行吳的承諾,使用的方式是利用漢國去壓服范國和荀國?
呂武必須想清楚,比如韓起是不是制造漢國跟范國、荀國的矛盾。
那還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并且還展現了韓起的聰明才智。
因為地理位置的關系,一連串的大戰中,漢國盡管派兵支援范國,兵力損失方面卻是不多。
漢國不像范國和荀國面臨那么強烈的外部威脅,肯定有足夠的余力干涉韓氏,乃至于裁決韓氏的生死。
在呂武的注視下,韓無忌行了一個大禮。
“往后,韓國愿奉從漢國。”韓無忌說道。
是的,韓起還是弄了新國號。
所以是晉國還存在,但是僅僅剩下“絳”這一座城和周邊幾個邑、邦。
晉國公族再一次被清洗,絕大多數公族封主成了亡魂,他們的財產變成了韓氏的財產。
如果硬要有個比較,依然存在的晉國已經淪落到跟許國差不多的國家,也就是最多只剩下一兩萬人,比許國好的是能固定在一個地方不用舉國流浪。
得知這件事情的呂武一度很唏噓,只是那種唏噓很假,不知道有沒有人被惡心到。
呂武從這一件事情的發展看清楚了韓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認定士匄的聰明是假聰明,中行吳的謹慎是真謹慎,韓起則是一個聰明又不啻于使用任何手段的人。
收這樣的人當小弟,不知道也就罷了,知道了某天可能被陰還敢收,該是對自己有多大的自信?
呂武笑著說道:“共勉罷。”
這是收了?
韓無忌大喜,再次行禮,復道:“呂光受邀相王。”
還是那句話,周天子不管是看好齊國還是什么原因,反正就是打算扶持齊國成為下一個中原霸主。
然后,呂光接受熊招的邀請去“會稽”相王,跟呂武、士匄、中行吳相比的話,呂光是對周天子做出更惡劣的背叛。
韓無忌說道:“如漢侯有意,我可代為轉圜?”
說的是呂武有沒有幫周天子扛旗的想法,有的話他們家還是能操作一些的。
呂武不是姬姓,最大的可能是被周天子用完就丟。
換作是之前諸侯對周天子的名號至少還有敬意,說實話呂武會愿意扛旗。
現在嘛?有數的幾個強國明顯不拿周天子當回事,甚至到了連演都不演的地步,預示著周天子旗號的價值被降到最低,接過那桿大旗能夠得到的便利沒多少,麻煩則是會非常多啊。
呂武說道:“我亦往‘會稽’相王。”
這一下,韓無忌臉上的笑容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