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看,相王肯定會對天下局勢造成重大改變,過程中也就在越國的都城“會稽”城外閱兵算是大節目,登臺進位為王意義重大,看著卻是略顯平淡了一些。
那是熊招根據形勢裁掉了節目,其余四位新鮮出爐的“王”根本不想搞事。
后面還有什么節目嗎?有也是各國內部自己的事情,甚至要等回到國內才會進行。
幾年前從人臣獲得侯爵變成一國之君的呂武,幾年后變成了“王”有什么感受嗎?
“個人而言也就那樣吧。”呂武知道對于漢國眾臣百官,乃至于黎庶的影響會很大。
活動結束啦!
呂武一點都不想多呆,打算找個機會跟其余國君道別,要帶上隊伍回國了。
南邊的空氣太潮濕,幸好不是雨季時節過來,要不然會更潮濕。
當地的地理環境對于中原人來說也不適應,其中包括蚊蟲遠比中原那邊更多。
呂武要求漢人不能喝生水,蚊蟲叮咬什么的則是防不勝防,一個月待下來已經有數百人病倒。
其他的幾國人員?
因為漢國、范國和荀國是同出一個營寨,呂武能知道范國和荀國的情況,兩邊病倒的人數量更多。
齊人也是中原人,漢國、范國、荀國出現的問題,齊國那邊一樣也不會缺。
要說五個國家之中誰的麻煩最少,沒有任何疑問是楚國了。
畢竟,楚國也是南方的國家,不說這一次,楚軍入侵吳國的時候就沒出現什么水土不服。
呂武決定第一個找熊招,并且還是親自去楚軍營地拜會。
并不是呂武的膽子突然大了,他的膽子其實一直不小,要不然也不會十四歲就納賦出征。
他會一直表現得那么惜命,純粹是有太多的事情沒做,不能拿自己的小命不當一回事。
這一次呂武親自去楚軍營地,一來是篤定楚國不會拿自己怎么樣,出現一個萬一的話,不是有長大成人的太子了嗎?
“漢王。”熊招親自到軍營轅門迎接。
如果熊招沒有出營,呂武進去楚軍營盤也就進去了。
既然熊招出迎?呂武也就笑著邀請到周邊走走。
這是膽小?跟膽量無關。
熊招一看就是個膽大的人,怎么沒見他去漢軍營地?
所以了,到了他們的身份地位,一些事情是真不能做的。
呂武沒有第一時間跟熊招說要回國的事情,聊起了吳國的時過境遷。
“寡人亦不想三位吳君陣亡,實是戰陣之上戈矢無眼。”熊招是真心唏噓。
楚軍弄死了三個吳國國君,在當前時代沒人覺得是一件好事,哪怕是楚人都會心中揣揣。
熊招略略感慨地說道:“今次來越,寡人若是未能迎歸吳君,放闔閭歸國為君也。”
說到闔閭這個人,呂武總覺得聽著有點耳熟,就是想不起闔閭都干了一些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