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殿里面出現了一些人影?劉明看到后趕緊用更大的聲音哭嚎,眼角余光發現是帶著案幾、圃團和食盒的宮女,心里真的是無比失望。
“大夫,王后賜食。”不知名的女官說了這么一句。
自然有宮女趕緊地案幾和圃團弄好,再擺上各種食物。
漢國的王后是誰?還能是誰,當然是呂陽的生母嬴啦。
這種事情在這兩天一夜已經發生了七次,算起了除了第一天劉明來得比較晚沒趕上早飯,其余到了用餐時間都有這么一出。
劉明吃了沒有?聽一聽剛才的干嚎,再看看除了被日曬得渾身汗水,沒看到身子骨變得虛弱,肯定是吃了的嘛。
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要不然時日短還沒什么,幾天不吃食物沒事,超過四天或七天滴水未進的話,人絕對會是涼透了。
吃完了的劉明等女官帶著宮女收拾東西走人,像是形成慣例了那般,繼續扯著嗓子干嚎起來。
或許劉明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失策了。
這種有表演性質的戲碼不應該進入宮城,應該在宮城門外的廣場干。那邊人來人往,能讓在職百官或是其余貴族知道得更清楚一些,常駐漢國的各國使節以及探子之類也能看到演出。
宮闕的某處拐角,呂陽就站在拐角處看著在不斷哭嚎的劉明不斷皺眉。
漢國與范國是盟友關系,士匄之前只是通知性質的告訴呂武說會出兵繼續跟楚國打,范國并沒有要求漢國出兵一塊打。
各自歸國之后,雙方哪怕是有使節團往來,干的也是逢年過節互相問候。
士匄開打之前那么信心滿滿,一副范國才是漢國、荀國和韓國的大哥作態。
范國之所以明明內政還沒有理順就一直跟楚國過不去,哪怕是有楚國援助子產的關系,更多的可能性是想用打敗楚國來將自己是四個國家中的老大哥地位坐實。
現在好了,范國的損失達到了傷筋動骨的程度,還牽連到了韓國,求援就好好講道理,再將付出和獲得的事情談清楚,嚎什么嚎嘛。
呂陽在之前就已經多次回復劉明,漢國出不出兵需要國主做決定,沒有太直接地表達不出兵相助的態度,語言藝術上暗示的就是這個意思。
在呂陽看來,范國屬于是裝逼不成反被艸,不說活不活該,一副漢國救范國是天經地義的嘴臉,著實是太可惡了。
“殿下,王上有召。”霍兵盡量壓低了說話的聲音。
他是霍擅的長子,目前在宮城擔任郎官。
所謂的郎官,其實就是宮城衛隊的軍官之一,管理著五百的“郎”。
而“郎”說白了就是御林軍的士兵,他們從各種功勛貴族的家庭中進行挑選,擔任守衛宮城以及保護王室成員的重任。
不一會兒,呂陽來到了開小朝會的后殿,先問候自己的父親,再一一對各位大臣行禮。
“范國受挫,太子以為我家需出兵襄助否?”呂武問道。
呂陽看著自己這位滿是威嚴的父親,有些話本來要脫口而出,腦子自己讓嘴巴把上門,拒絕的話變成了:“父上,臣以為當出兵援救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