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又問:“范國再無集結?”
劉明總算是反應過來,說道:“經年之前五氏叛亂,東北近來反叛不斷,再有子產蠱惑人心,余地皆有亂象。”
那么就是說,范國有太多的地方需要用兵,搞得士匄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漢國、韓國和荀國的支援上?
這是在搞笑的吧!
哪有將國家安慰寄托在友邦之上的道理?不該是自己在面臨危急的時刻,竭盡所能地去動員,挖掘出更多的潛力,好來渡過當前的危機嗎?
劉明苦笑說道:“公子四處奔走招來萬余……”
公子?范鞅是吧?只有一萬,奔赴戰場基本也是送菜。
呂武走到了山川輿圖前面,掃視著又思考著,有那么一小會才說道:“‘宛’之局勢潰爛,你親往勸諫范王退兵,誘使敵軍往之‘新鄭’城下。”
劉明驚了,說道:“我王麾下不足兩萬,敵軍尚有十四萬之眾,若是……”
“我出騎兵以為奧援,必可使范王全身而退。”呂武說道。
道理就擺在那里,“宛”周邊的地形適合大兵團作戰,范國兵力處在劣勢,偏偏還將戰場設在了“宛”那邊,真心是不知道在“宛”的交戰是意外,還是士匄腦子昏了才選的那么個交戰地點。
劉明還是遲疑。
呂武說道:“寡人身經百戰,未嘗一敗也。”
先不提漢國現在是范國的救命稻草,范國的情況已經萬分危急,范國君臣自己又沒有什么扭轉局勢的能力,呂武愿意出招他們還不懂珍惜?
只是吧,范國君臣有顧慮也算是理所當然,他們不但要害怕局勢頹喪到無可挽回,還要擔心漢國會不會悖棄范國。
劉明一咬牙,鄭重地對呂武行了一個大禮,道:“范國安危托付漢王之手,萬請漢王吝惜。”
呂武頷首道:“去罷。”
事情的發展已經到了這一步,劉明還能怎么著?
呂武卻也不是讓劉明帶著小部分范軍前往,下令霍擅出動六千騎兵一同前去。
等待隊伍出發,解朔才說道:“王上,‘宛’為平原,正當我之騎士發揮之時,因何……”
呂武解釋道:“天時地利人和,如今人和在楚王招,地利無可憑借。”
可以想象即將獲得戰役勝利的楚國一方聯軍是多么的士氣高漲,他們結營在平原之上,軍隊并沒有進行分散,哪怕是身處平原,呂武將帶來的兩萬騎兵投入進去打的也會是消耗戰,不可能出現什么馬踏聯營一擊而潰的場面。
“于‘新鄭’交戰,范人處不勝則亡態勢,怎敢不舍生忘死?寡人需消耗敵軍銳氣,屆時自有破敵殲滅之機。”呂武說道。
解朔其實還是不那么理解。
另外,解朔不理解也就對了。他們這一代人玩得就是堂堂正正,率兵交戰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軍隊本身的素質,不是看某個誰能夠計謀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