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國吧?大多數統兵作戰的不是一國之君就是執政、令尹、右師這種國家的二把手,極少才能看到二把手之外的人物成為一支大軍的統帥。
其實楚國還要好一些,他們的很多公子都有獨自統兵作戰的機會,倒是絕大多數中原列國不就是君主就是執政領兵,也就曾經的晉國是“卿”來“將”軍。
晉國那么一搞,能夠統兵作戰的人倒是多了,要命的是“卿”長久把持兵權,弄得國家也沒了。
呂武搞出了“國防軍”,不擔憂軍隊成為某個臣子的私軍,一直以來就有意培養大將,萬般不能搞到要大舉東出的時候,一次次需要自己御駕親征。
當前指揮出戰漢軍的霍擅就是呂武物色的大將之一。
霍擅跟呂武的時間不短了,當時呂武剛剛獲得晉國卿位不久,后來開拓北疆就多次帶兵清剿赤狄。
“銳士出擊!”霍擅說的銳士就是陌刀兵了。
約兩千左右身披重甲手持陌刀的漢軍開始緩緩向前,看他們走路的姿態,再看每走一步深陷的地表,負重真的不輕啊。
蒍子馮也在下令,他對楚軍的第一“徹”發出了攻擊的命令。
這楚軍的第一“徹”約有四千多人,他們一個個身上絕對有帶盾,只是區分盾牌的大小和材質不同。
別問為什么一個個要帶盾,問就是呂武麾下的遠程攻擊能力著實是讓楚軍長久以來吃透了苦頭。
比較奇怪的是,楚軍沖鋒之后并沒有遭到箭陣覆蓋,使得一個個心里做好迎接箭雨覆蓋的楚軍士兵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離得越來越近,沖鋒中的楚軍,戰車兵最先看清楚對面漢軍是個什么模樣,一看不免錯愕。
那是什么樣的兵種?一個個好像是移動的金屬怪獸。
不愧是陰氏,不愧是漢軍,類似的重甲在楚國也就家資富裕的貴族能穿得起,輪到漢國那邊竟然對士兵進行了列裝!
漢軍那邊傳出了一道道的口令,推進中的陌刀兵止步,后方的列隊中有一些蒙布被掀開,露出了一架架的床弩。
一串串的標尺、定位、瞄準之類被喊出來,最終在一聲“放!”的呼喝聲中,長度接近一米五的粗大弩箭被射了出去。
馳騁中的楚軍戰車兵,他們看到了遠處地面突然升空的黑點,目視應該絕對超過了兩百個黑點,隨后不久看清楚是什么。
那是弩箭,很粗、很長的弩箭!
蒍子馮就看到己方的不少戰車被射中,命中人或是馬絕對一下斃命,命中車體不是直接嗑得散架,就是穿透又給釘在原地。
漢軍這邊發射的車弩和床弩不多不少兩百架,事先分好序列針對楚軍戰車,多架集射其中的一輛,一輪齊射讓楚軍還在沖鋒的戰車變成個位數。
楚國知道漢國有很多新式器械,巨弩、投石車等等是早就獲得情報的玩意,以前漢軍用來攻城,今天見識到了能夠針對戰車。
能射戰車?那肯定也能射步兵的咯。
蒍子馮看向了成密集陣型沖鋒姿態的己方部隊,下一秒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短小弩箭與粗大弩箭一起落下。
常規弩箭覆蓋,個人蹲下去頂起盾牌,又或是幾個人合力組成盾墻,擋住還是有機率不會受傷的。
長度一米五的弩箭?蒍子馮看到的是己方士兵的盾牌被磕開,床弩發射來的弩箭射中一個人還不夠,后面幾個來不及閃躲被傳承了糖葫蘆。
當然,現在的時代并沒有糖葫蘆這種小吃食,意思就是那么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