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戎還沒有回過神來,又有人前來匯報,講的是追擊熊招的漢軍已經追上,他們在“長葛”的西北面附近進行交戰。
那么就是說,熊招花大約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跑了將近三十多里路?
逃命呀,跑得快一些,很是能夠理解的。
呂武不再理會向戎,自顧自出了大帳來到擺放沙盤的另一個帳篷,有了沙盤可以目視,對戰況進展也就更為明晰。
沒有將來意講出來的向戎求見,入內請求很納悶地遭到了拒絕。
沙盤這玩意現在是漢國的獨有物,看一眼就能知道沙盤的作用,模仿起來也就是費勁探勘地形的事,怎么可能任由外人觀看?
“追上了?”呂武看著沙盤上的‘長葛’,目光移動到黃水下游的位置,做出了昂頭看帳頂的動作。
他實際上是要昂頭看天來著,看帳頂也不是無法接受,心里在想:“昨天夜里遭到夜襲,熊招帶上多少楚軍逃跑呢?‘左右廣’還剩兩千多,絕對會全部帶走,其余就不好判斷了……”
逃跑狀態下的“左右廣”,他們出現丟盔卸甲是一種必然,不可能穿戴重甲跑路的。
沒有了重甲的“左右廣”,他們還一路逃竄,再能打也經不住體力的消耗,導致戰斗力出現下降。
負責追擊的漢軍,要看是在什么地形追上熊招,山地或林區的話,很難一眼就看出熊招身邊帶著多少護衛力量,需要交戰之后才能慢慢窺探出來。
呂武布置在“陰坂”的兩萬騎兵之中,有一萬五千騎兵在昨天夜里就開始向“新鄭”移動,沒有來得及從左翼攻擊楚軍營寨,得到新命令前往追擊逃跑的熊招。
沙盤上有山川地勢的顯示,“長葛”的西北面也就是黃水中游東岸,意味著熊招可能是要渡過黃水,后來估計是發現追兵才作罷,選擇沿著黃水東岸繼續逃。
呂武目光在移動,看到了代表“鄢陵”的模型,心想:“遭到追擊無法渡河,他們‘賴澤’河系一直往東南退卻向‘鄢陵’了。”
說起來,當地的水系真的有點多,除了一些有名字的河系之外,還有更多沒有名字的小河或小溪,交錯縱橫著讓山川地貌顯得比較復雜。
水系多,意味著草甸植被和森林植被會更茂密。這是明擺著的事情,有充足水源為前提,植物想不多都難。
“長葛”跟“鄢陵”可是有一段距離,要死不死的是黃水阻攔了熊招的撤退路線。
如果沒有遭到追擊,熊招當然能夠優先地做渡河的相關準備,再進行渡河做業。問題是熊招正在被漢軍追擊。
“熊招完了。”呂武無比肯定這一點,哪怕會有后續的楚軍開到,最多就是加大漢軍干掉熊招的難度。
現實就是,熊招要是大軍環繞,走上幾百里路回國當然有安全保障,目前他們卻是戰敗之下的逃亡,又遭到追擊并且還給追上了。
可能會有后續的楚國援軍?難道呂武就不會調動軍隊前往支援呀!
得出熊招完蛋定了結論的呂武,注意力轉到了“密”那邊。
根據呂武的安排,用來攻打韓軍的漢軍也就是一個“師”和三千騎兵,而得到國內三個“師”援軍的韓起手里則是有一個“軍”的兵力。
考慮到韓起之前跟楚國和鄭軍都有過交戰,他手里的那個“軍”肯定是沒有滿員的狀態。
呂武的心沒有那么大,想要重創楚軍的同時,還要殲滅約一個“軍”兵力的韓軍。
他的目光轉向了“虎牢”的位置,腦子里過一遍當前得到的匯報,嘴角漸漸勾了起來:“控制住‘虎牢’也就等于控制住了門戶。不用殲滅韓軍,甚至不用重創,他們想回國首先要將‘虎牢’奪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