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戎等了大約一個時辰,重新看到呂武時,訝異地發現呂武心情很好的樣子。
已經多耽擱一個時辰的向戎沒有更多的時間用來浪費,問候之后直接對呂武提出帶著宋軍撤回國的請求。
呂武問道:“昨夜宋軍收獲多寡?”
啊?
大家不是同一國,盟友雖然是盟友,直接問不好吧。
向戎倒是想回答,要命的是宋人可沒有漢人的效率,再來是雙方在數學的認知上有著明顯差距。
直白說就是,向戎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收獲,時間也不允許宋人去進行點算。
呂武其實不在乎宋軍有多少收獲,見向戎沒有領會,選擇將話講得明白一些,說道:“如宋軍不急于歸國,楚軍已然大敗,足下可率軍轉道陳、蔡、沈盡情收獲。”
瑪德!
也就是漢軍在時間上不允許,要不然才不會放過楚軍囤積的那些物資。
另一方面,現在的人力資源非常寶貴,換作人口過剩的年代,呂武才不會明知道抓那么多俘虜有風險,還想著將戰俘全數押送回國,不是選擇原地釋放俘虜,或是選擇將俘虜全殺了。
這么說吧,前往攻擊韓軍的那些漢軍,他們就是呂武用來爭取時間,好轉移戰俘和其余戰利品的。
向戎一點都不想帶著宋軍繼續轉戰,只想安全地將宋軍帶回去,為了能讓宋軍安然歸國,甚至愿意在必要時刻丟掉到手的戰利品以及戰俘。
沒辦法的事情,幾年前宋國遭到天災,一下子葬送了兩萬大軍。后來的幾年時間里,宋國不是被楚國打,就是被范國打,不光資源方面的消耗很大,兵力的折損也挺慘重的。
向戎沒有回應呂武的建議,反而問道:“漢王將擇何處與寡君會盟?”
宋國要當漢國的小弟,總該舉行正式的會盟,再昭告天下的呀。
呂武心想:“會盟?接下來就是對韓國進行全面戰爭,我哪來的時間去跟宋君佐玩會盟游戲啊。”
是的,宋國的國君又換人了,變成了子佐。
呂武正要措詞來拖延幾年,大帳外面傳來稟告。
“楚王招戰死,‘左右廣’覆滅?”向戎懷疑自己聽錯了。
呂武要用放聲大笑來展示自己的喜悅之情,想到向戎在場給硬生生忍住,改為一臉的悲戚,道:“歷代楚君皆勇,楚王招尤甚也!”
人都死了,給個美名又咋地啦?
而這一刻,向戎感覺到了大恐怖,無法進行表情管理,滿臉的扭曲,心中想道:“漢國竟然殺死楚王招?這下出大事了!結盟?還結個鬼!楚國不會放過漢國,宋國千萬不能成為楚國怒火下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