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野狐嶺,成吉思汗讓大軍在界壕內扎下營來,想殺光所有的中山狼,再退師回蒙古,以免有后顧之憂。
這天晚上,一千多只中山狼,又聚到了界壕外,開始狂嗥起來,成吉思汗帶著耶律楚材登上城墻,首次見到了中山狼的真容。
中山狼比草原狼大,體格健壯,而且非常團結,野狐嶺內外兩支狼群聚集在一起,也沒有發生任何沖突,見蒙古大軍來了,又聚集在一起,準備為金國守軍報仇。
見了中山狼的真容,成吉思汗有些好奇,想見識這些狼到底有多厲害,便讓人將一萬三千多只藏獒、蒙古獒和契丹犬帶到界壕的大門內。
由于軍犬的數量眾多,聚在一起時,聽到界壕外的狼嗥聲,并沒有表現出任何畏懼,而是發出了挑釁般的狂吠聲,界壕內外吵作一團。
為了給軍犬壯威,成吉思汗讓人先射了一些火箭,中山狼立即退到了安全的地方,成吉思汗讓人打開了大門,準備讓一萬三千多只軍犬,將一千多只中山狼全部剿滅。
洪水一般的軍犬涌出去后,中山狼稍稍遲疑了一陣,然后逃掉了,軍犬仗著犬多勢眾,迅速追了上去,犬和狼都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成吉思汗、耶律楚材和很多將軍,都迫不及待地想一睹結果,便站在界壕的城墻上,希望看到凱旋歸來的犬群。
他們很快就發現,四千多只藏獒先回來了,畢竟過于臃腫,奔跑速度不快,根本追不上中山狼,只得提前回來了。
接下來,五千多只蒙古獒也回來了,原因與藏獒差不多,也無法追上中山狼。
大家的懸念更明顯了,剩下的四千多只契丹犬,是軍犬中速度和耐力最好的,以一敵四,應該有勝算吧。
成吉思汗對中山狼產生了好感,這些兇悍的狼,確實有自己獨有的一套,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逃,很像他與札木合之間的十三翼之戰。
一直等到后半夜,才看到三三兩兩的契丹犬回來,這些犬沒有受傷,卻耷拉著腦袋,說明在與狼群的追逐中,落在了后面,根本沒有見到中山狼,白忙活了半個晚上,最終選擇了退出。
野狐嶺的風很大,到了后半夜,更是沁人肌骨,暫時也看不到結果,成吉思汗只得帶著耶律楚材和各位將軍,回營休息了。
在離開之前,他還吩咐守大門的哨兵,必須看守好大門,如果契丹犬回來了,務必要放進界壕內,以免被中山狼襲擊而死。
次日一早,成吉思汗就起來了,趕緊去問契丹犬返回的數量,結果讓他大為震驚,四千多只契丹犬,回來的才二千三百多只,其中還有近四百只受了不同程度的傷殘,這就意味著,近兩千只已經遭遇了不測。
用過早餐,他趕緊帶著耶律楚材、木華黎等將軍,還帶著敢死隊,九千多只藏獒和蒙古獒,開始向嶺外跑去,急著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