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璦用的解法是天元術,與現代代數學中列方程的方法基本一致,只是在細節上略有不同。
便是因為祖沖之、王孝通發明的三次方程過于繁雜,越到后邊高次方程的發展使方程的造法越來越困難,越來越麻煩。
便有奇人異士憑借道家的洞淵所創的“天元”概念及“立天元一”天元術思想方法,創出了天元術。
天元術是何人所創就不清楚了,但是徹底將中國的數學從三次方程的泥潭中解脫出來。
李元璦這里就是用天元術建立二次元方程來解題。
因為用的是二次元方程,盡管不了解什么是天元術的學生,卻能夠看得懂解題所用的思路。
“所以,我這里算出的答案亦是斗四度七百分度之五百三十!”
李元璦將答案寫在沙板上,簡單明了直接。
王孝通臉色瞬間慘白,不可置信的叫道:“不可能,這是巧合,一定是巧合!”
這種三次元解題法是他創造出來的。
自詡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怎么可能讓人用簡單的算法,輕易的解出正確答案。
李元璦說道:“是不是巧合,等我再做幾題,你便知道了。”
他并不急著將沙板上的字抹去,誅心般的自語道:“我先數數幾個字,免得忘記虧了。”
金勝曼“噗嗤”笑出聲來,妙目橫了李元璦一眼。
他這哪里是修改一字或一句?
他是將整體的算法都改了,除了答案沒改之外,過程沒有任何重復的,每一個字都算的話,僅這第一題王孝通就得給李元璦幾萬金。
“再來解第二題!”
李元璦依舊讓金勝曼念了第二問的題目,然后根據天元術解題。
這一次課堂上再無喧嘩聲,已經有人動筆記錄他的解法了。
同樣的,李元璦用天元術結算出了答案:臺高一十八丈,上廣七丈,下廣九丈,上袤一十丈,下袤一十四丈;甲縣給高四丈五尺,上廣八丈五尺,下廣九丈,上袤一十三丈,下袤一十四丈;乙縣給高一十三丈五尺,上廣七丈,下廣八丈五尺,上袤一十丈,下袤一十三丈;羨道高一十八丈,上廣三丈六尺,下廣二丈四尺,袤一十四丈;甲縣鄉人給高九丈,上廣三丈,下廣二丈四尺,袤七丈;乙縣鄉人給高九丈,上廣三丈六尺,下廣三丈,袤七丈。
當他將答案說出來的時候,王孝通身形晃了晃。
居然一次不差。
如果說第一題是巧合,這第二題答案一字不差,這肯定不是巧合了。
術數最關鍵的就是數字,這數字連著正確,一點不差,足以表明,李元璦的解法可行是正確的,并且明顯比他高明。
“不可能,不可能!”
王孝通不相信,根本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