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璦看著教室里的眾多學生問道:“我說的,你們聽得懂嘛?”
這一回已經有人回答了:“聽不懂!”
“不明白!”
……
各種聲音此起彼落。
李元璦并不奇怪,又問了一句道:“但跟王孝通相比呢?”
一時無言,隨即便有人回答道:“至少可以明白一點,而非一頭霧水。”
其實不舒服王孝通的大有人在。
畢竟面對一個成天老子天下第一,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將前人視為草芥,將后人視為螻蟻的人,只要思想正常都會不舒服。只是因為他是先生,而且確實學識高深,他們無話辯駁。
現今有人站出來,還是挺爽的。
王孝通顫抖的指著李元璦道:“你,你究竟是何人?”
李元璦青著臉回應道:“一個讓你說成嘩眾取寵,一竅不通的人。”
王孝通立刻反應過來,道:“《綴術注解》?”
“不錯!”李元璦道:“我辛辛苦苦編寫的《綴術注解》,就換來你這八個字?我開始還以為你有多高明,現在看來,你不過是盲目自大而已。《綴術》里的東西過于深奧,你自以為是,覺得你不懂,就是人家錯。卻不知道《綴術》中不只是存有正三次方程,還有負三次方程。論及深奧,更在你之上。你將你自己編著的《緝古算經》視為天下第一奇書,卻將祖沖之、祖暅之父子兩人的百年心血評價一文不值。”
“身為學者,貶低前輩,蔑視同輩,輕視后學,以為自己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實在可笑,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算學有今日,是從《易》開始萌芽,通過諸子林立,百家爭鳴,從《周髀算經》起,到《九章算術》,從漢初鄭眾九數基礎,到漢末大學者鄭玄發展勾股,魏景劉徽為算學打下堅定基礎,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一步一步發展至今,才有祖沖之、祖暅之的《綴術》中的祖率及含有負系數的二次、三次方程。”
“哪怕你的《緝古算經》同樣是因為有先輩孜孜不倦的研習,不迷信古人,敢于創新,實事求是,從而令得算學日漸精進。”
“身為后輩,站在先賢偉人肩膀上學習,學成之后居然開始蔑視先人?這跟欺師滅祖有何其別?”
“更可笑的是,任何一門學問,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精進完善。我輩既然習得先輩必生所學,即便無繼承遺志之心,將所學傳下,引導后人另之后來居上,也不可拖后人后腿,阻礙時代進步。你倒好,什么算術至今,已達巔峰?固步自封,你怕做夢都想不到,何為巔峰!”
看到王孝通,李元璦終是明白為什么隋唐術數不進反退了。
就是出現了一個如此傲慢自大的存在。
身為術數宗師,他便如那些手藝人,將自己所學私藏,用來炫技,而不好好的傳授。同時,還排斥他人,自詡無雙,說術數發展于自己已到盡頭,不鼓勵后人創新研究不說,還一個勁的拖后腿。
盡管時代的進步并非一兩人決定的,但是個別關鍵人的存在,是能夠影響時代發展的。
王孝通留下的算術弊端,好幾百年后才得以恢復。
李元璦的話語振聾發聵。
“說的好!”
門外掌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