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綴術注解》,李淳風發出如此感嘆。
李世民也感慨道:“年輕真好!”
李淳風不明所以,但作揖道:“皇上臣以為可下令商王重新編撰算經。《綴術注解》中本身的內容,遠不及注解中的天元術以及增乘開方法,無注解入《綴術》必要。只要習得天元術以及增乘開方法,《綴術》亦無需注解,個中內容,自然理解。術數一學,或許不及經學深奧,但最重實踐,若得大成,大利天下。”
李世民哪能不清楚個中高下?
經學傳授的是道德品格,而算學關鍵在于實踐。
一個官員空有道德而無實踐比貪官更加可怕。
現今因孔穎達之故《五經正義》經學大興,算學卻并沒有什么起色。
而今確實可以推一波算學了!
李世民心底念叨著。
只是讓那小子充當門面靠譜嘛?
孔穎達是孔子第三十一世孫,當代最負盛名的大儒,《五經正義》融合了諸多經學家的見解,是集魏晉南北朝以來經學大成的著作。
李元璦?
為了追女人大鬧國子監?
別人沒有看出貓膩,李世民倒是整明白了。
早在高句麗的時候,自己這個弟弟就對金勝曼垂涎三尺。
回到長安,滿以為他懂事了,在娶徐家女之前,不鬧幺蛾子。
結果,還沒幾天,就弄得滿城風雨。
為了一個女人,弄出這么大的動靜?
這種人能干大事?
不過李世民也樂得如此,說道:“此事你自去找他,告訴他,可以成書,但不急著發布。要反復考究,確保正確。算學不同于經學,不能有錯。一數字錯漏,可能帶來巨大危害。”
到了最后,他才說出了道理來:“本朝有《五經正義》足矣,算學就留給雉奴吧!”
“臣下明白!”
李世民讓李淳風給他研磨,親自寫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二十二字,道:“順便再將這字帖給他帶去,讓他好好練練字,朕用腳都比他寫的好看!”
《綴術注解》與橫渠四句在極短的時間里傳遍長安,傳遍京畿洛陽,從而天下。
《綴術》這原本即將走向失傳,無人問津的書籍,人人搶購,各大印刷作坊日夜加工。
橫渠四句更是成為了萬千學子的座右銘,直接導致了大唐紙貴這一現象。
遠比歷史上洛陽紙貴更加夸贊。
也只有李世民、李治這對父子清楚李元璦的真正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