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驟聽此消息,精神為之一振,忙道:“快請他們入內。”
李世民給他安排了很多后手,不只是長孫無忌,還有李績、于志寧、張行成、高季輔這些左右臂膀。
但是別人給的終究不如自己人可靠,哪怕對方是李績這樣的大才。
李元璦是第一個自己人,他們的關系有目共睹。
李元璦在江南干的越出色,他手中的政治資本越足。
這也是他不潰余力的支持李元璦改革江南的緣由之一。
江南疲敝已久,那個爛攤子,沒有人敢接手。
李元璦是唯一一個有勇氣接此大任的,而且干得非常不錯。
在沒有損害江南糧倉的情況下,憑借棉花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棉花帶動江南的經濟,令得江南的絲綢、茶油、茶葉等特殊商品跟著復蘇。
后來利用干陁利國的內亂開海成功,泉州港口短短年余內就與南邊諸多島國展開貿易往來。根據戶部估計,要不了兩年泉州就能扭轉財政赤字,轉虧為盈。
這還是在沒有開通與大食、拂菻、薩珊等西方大國正式往來的情況下。
如果一切順利,正式打通東西海上貿易,獲利更大。
江南東道的經濟已經由肉眼可見的速度恢復,早已沒有了疲敝之態,取而代之的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至關重要的是以往某地要想發展,須得士紳支持,朝廷撥款才能面面俱到,一舉功成。
而江南變革全靠自我生產的經濟刺激,非但無需朝廷撥款,反而上繳了高額稅賦之后,利用地方官府的余利自產自用。
盡管第一桶金賺的不夠正大光明,可苦主是百濟、倭國、靺鞨,與他們沒有什么關系。
江南的變化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一個由李元璦一手締造的奇跡。
滿朝文武無人不服,商鞅、管仲、諸葛亮莫如是也。
如此政績,將會是李元璦未來在廟堂立足的最大資本,也是與長孫無忌對抗的底蘊所在。
李治心底終究對長孫無忌不放心的。
“見過太子!”
李元璦、徐瓏抱拳問好。
李治臉上擠出一抹笑容道:“十六叔,十六嬸,快快免禮,一路辛苦了。都是自家人,無需客氣。”
李治上前扶起李元璦。
李元璦看著面前的青年,似乎除了嘴角長出點點胡須,并沒有多少變化。
二十二的李治看起來依舊如為行冠禮前時的稚嫩,原來還有一點少年老成的感覺,但自從繼任太子以后,那種感覺一點點消失了。從外表來看,李治沒有繼承自己父親的英武,反而給人一種鄰家小弟弟的感覺,一點也不像是這世界最強帝國的王儲。
李元璦卻很清楚面前這個“鄰家小弟弟”心思城府有多深。
“皇兄還好嗎?”
他問了一句。
李治微微搖了搖頭,道:“太醫已經盡力,父皇好不容易睡著,就不打擾他。我們在這里等著吧,十六嬸可以去立政殿看看小兕子。父皇這一病倒,她舊病也跟著犯了。知道你們回來,她應該會開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