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宸笑著回應,這話倒也不能算是假話,至于他口中靈佑禪師傳授香嚴之法,則涉及到佛門一宗“香嚴擊竹”的公案。
昔日香嚴智閑禪師向靈佑禪師的師父百丈懷海禪師學習。智閑禪師性識聰敏,教理懂得很多。每逢酬問,他都能侃侃而談,但是,對于自己的本分事卻未曾明白。
后來,百丈禪師圓寂了,他便改參師兄溈山靈佑禪師。
對此,已經明白對方問題所在的靈佑禪師便詢問智閑道:“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靈利,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
智閑禪師被問蒙了,因為所有經書之中,沒有一本有所解釋,智閑禪師感嘆道:“畫餅不可充饑。”
而后,智閑禪師屢次前去詢問靈佑禪師,當時靈佑禪師直言:“我若說似汝,汝已后罵我去。我說底是我底,終不干汝事。”
靈佑禪師那時候的意思很明白,他的終究是他的,若是將自己的感悟,告訴智閑禪師,智閑禪師日后必然要罵他。
對此,智閑禪師很是絕望,哭著辭別而去,直到后來在慧忠禪師的舊址處,有所領悟,遙禮溈山,贊嘆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
這宗公案從某種角度也說明了靈佑禪師傳授弟子的一大特殊,或者說這是佛門禪宗的一大特色,他們喜歡弟子自己領悟,而不希望他們完全按照自己的道路來。
因此,對于玉宸的處理方式,靈佑禪師自然是滿意。
他笑著取出一朵金蓮,笑道:“雖說法海一事,你我已經兩清,但道友所作所為,甚合我意,我便再將物贈你吧!”
說完,靈佑禪師又道:“道人既然已經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還不離去?難不成還想在我這討要什么?”
玉宸看著取出金蓮之后,腦后佛光更甚的靈佑,嘆息一聲,道:“道友保重。”
說完,騎著青牛便從凈土之中離去,而在玉宸走后,靈佑禪師嘴角含笑:“幻身夢宅,空中物色;前際無窮,后際寧克。決擇身心,去其荊棘;世自浮虛,眾緣豈逼。研究法理,以悟為則;心境俱捐,莫記莫憶。六根怡然,行住寂默;一心不生,萬法俱息。”
“菩薩,且隨我一起入滅吧!”
話語落下,一縷縷佛光化作光焰從靈佑毛孔之中涌出,將其整個人籠罩,遠遠看去,好似一個火炬一般。
“南無阿彌陀佛!”一聲佛號響起,火光之中隱約有菩薩法相浮現,但在佛光寶焰燒灼之下,卻無法成型,最終只留下一枚舍利子,落在剛才靈佑禪師端坐之地。
而隨著舍利子落地,整個凈土開始坍塌。
ps:文中靈佑入滅時做的偈,選自《溈山警策文》,日常求訂閱、收藏、月票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