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如令和伊易感觸卻更深,殷如令又像是回到了十幾年前,那個喜歡拿著孟論,一臉俠義的青年,真可謂雄姿英發。
可如今,誰又能想到,秋闈之上,真的能夠由孟論來考察經義?
難道,陛下,你真的開始認知到當年自己的剛愎自用,造成的錯誤嗎?
伊易也是忍不住一臉感嘆,如果當年也有孟論,自己會不會不對官場這么失望,也會成為一個心系天下的朝堂命官,而不只是一個太學夫子?
“浩然之氣不可失,天下正義不可缺!”
看到試卷上孟論這一句話,讓秦輝三人心緒難寧。
過了一會兒,三人不由各自抬頭對視一眼,自己的陛下,真的要做出改變了嗎?
……
上清院。
守一三人看著貢院內的情況,也是一臉感嘆,這一次他們強行出題,也是有自己的私心。
“許小子還是對當年心里有愧,這么多年了,只考青論,不談孟論,這讓多少孟經大宗隱居世外。”
“當時的局勢不好,那個情況下,也算是情不得已,不然許小子上位,有那些孟經鐵桿派官員在朝堂,怕是這三十年都會是非不斷,這天下怎么可能安定?”
“不過這一次借此機會看看這天下學子到底如何,也算一件幸事。畢竟百年之期要到了,我們三個也不知道能不能撐多久,能撐過這一次,再下一次,但再下下次呢?找到上清院的繼承人更為重要。”
“咱們幾個活了六百年,也算是茍延喘喘了,那么多比我們更優秀的人,就那么因為整個天下去了,我們卻活了下來,說起來也是個笑話。”
守一三人此刻多了一些老人的滄桑,滿臉的痛苦。
“行了,不用再想這些了,看看殷如令和伊易這兩個小家伙,到底會如何抉擇吧?
秋闈傳統,主考官與副主考官都要作一篇范文,作為考官評定學子文章標準,這樣才好給學子所作經義,作為評論依據。
這時候就看殷如令這兩小子,能不能通過咱們考核的第一關了。”
“哎,幾年前其實有一個更合適的孩子,不過當時為了照顧許小子的情緒,咱們終究遲疑了一下,晚出手了。
不過宏遠那個小家伙也夠狠,當時許小子怕也是因為宏遠這份果敢,才確定讓他當太子吧。”
“行了,不要再說這些了,一切都是緣,福緣不夠,這怪不得我們。”
守一心中也有些堵,不再想繼續談論這些,一句話把整個結果定下來,談論到此為止。
三人沉默了一會以后,同時把視線轉向貢院,不知道殷如令和伊易又有如何表現?
此刻不知道被守一三人關注的殷如令和伊易卻還在沉默,最后還是秦輝開口。
“咱們也開始作文吧,希望兩位盡力而為,這可關系到如何給這些秋闈學子評分。”
“主考官放心,我們一定全力以赴。”
三人就此也不再拖延時間,走到各自的位置坐下,打開宣紙,磨好墨,靜心思考。
過了一刻鐘以后,三人幾乎同時睜眼。
當年他們也曾參加過秋闈,一刻時間思考,就是標準時間,既然給學子做評判標準,思考的時間又怎能不一致!
就讓這天下看看,自己三人夠不夠格,做這秋闈考官!
此刻,三人意氣風發,猶若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