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又有更多的人完成了自己的畫作。
大多數都比較普通,沒有什么好的創意。這當然也是正常的,大家想的都是畫柳樹,那又能畫出們創意來呢?
很難!
不過,現場圍觀的觀眾們,還是沒有吝惜自己的掌聲。
每當有一個人完成自己畫作的時候,現場的觀眾們都會送上掌聲。
李然也走到一張長桌前開始作畫。
現場大概擺放了二十幾張長桌,桌上放有筆墨紙硯等工具。
任何一個人想要作畫的話,都可以自行到長桌前作畫,沒有什么規則和講究。
這本來就是一場活動而已,又不是什么正規比賽。
李然開始作畫。
其他人基本上都是以柳樹為畫的重點,李然不打算這樣畫。
他要畫一幅離別圖。
刷刷幾筆,出現一個蕭索的古渡。又刷刷幾筆,在渡口的東西南北四處,各出現一顆柳樹。
再然后,又在渡口處畫了一首商船。商船已經解纜,艄公撐起長竿,正在出發。
岸邊,一個少女望著船艙,似在送別自己的情郎。
到這里,畫完了。
李然看著自己的畫作,很滿意。任誰一看,都能感受到少女的不舍和憂傷。
好一幅離愁別緒相送圖!
李然給自己的這幅畫打了一個高分。
不過,僅靠這樣一幅畫就想要驚艷全場,幾乎是不可能的。
李然的手段并不在畫,而在一首詩。
沒錯,他打算給畫題一首詩。
于是,李然再次提筆,一首詩出現。
“東邊一棵大柳樹,南邊一棵大柳樹。
西邊一棵大柳樹,北邊一棵大柳樹。”
這首詩的效果,絕對比上一次“天上一輪圓圓月,水中圓圓一輪月”的效果還要好。
這一次能不能夠驚艷全場?就全靠它了。
將詩寫完,李然正要招呼主持人,說自己的畫作好了,可以展示給眾人看了。
卻聽得旁邊突然傳出一陣哈哈大笑的聲音。
李然扭頭一看,見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平頭小伙子。
小伙子正盯著李然剛剛完成的畫作看,估計是看到李然寫的詩之后,一時之間沒有忍住。
而他這一陣大笑,也瞬間引起了現場其他很多人的注意。
包括人群外面的閆文長、蔡長河兩個人。
兩個人先是注意到大笑的平頭男子,然后自然而然的看到了旁邊的李然。
看清之后,兩個人都是一驚,異口同聲的說道:“是他?”
蔡長河認出了那是李然,在驚訝過后,心里又十分疑惑,李然在那里干嘛?難道是在作畫?
他還會作畫嗎?
不過,他心里更加疑惑的是,閆文長不是說自己沒有見過李然,也不認識李然嗎?
那怎么會和自己一樣驚訝?
閆文長當然也認出了,那就是昨天在出云古鎮上,那個成功幫助兩個小孩解圍的有趣年輕人。
沒想到今天竟然又在這里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