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三月明媚好春光,世事如流云浮水轉瞬百變——
《懸疑小說家》上映有大半個月,票房仍然呈驚奇的波狀增長,每當外界以為它的票房將會陷入疲軟,結果一到周末,剛走低的票房趨勢圖就再度上揚,第二周周末的票房甚至超過了首周末票房,這現象令人嘖嘖驚奇。
電影的票房直到第三周才逐漸趨于平緩,但目前也已經逼近15億大關,若是到達這個數字,那《懸疑小說家》位列華國總票房排行前十也就沒有任何懸念,也將提前預定了今年的國產電影票房冠軍位置。
為什么不直接說是年度票房冠軍?因為今年還有一部電影,正以巨輪姿態強勢起航,來勢洶洶地準備收割世界各國票房。
這部電影正是安德森和西澤爾這對黃金搭檔再度合作的新電影,他們上一部合作的電影位列全球票房前十。
可想而知外界對這部電影的期望有多高,就連《懸疑小說家》票房迅猛如此,業內也不敢輕易說它能打贏《新世紀》。
好巧不巧,這部電影也是江棠主演。
同行不知道多少人在羨慕嫉妒恨,但是同時他們也必須承認,江棠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已經勢不可擋。
在華國演員的五十億票房俱樂部成員還寥寥無幾的時候,多少老演員花費數年時間才勉強邁入或者看到門檻,而江棠僅靠兩部電影便成功在望。
不知道多少人把江棠看作是福星,縱觀她的所有作品,只要是她出演,就沒有一個不是大火特火,而且還同時兼備口碑和話題度,在影帝影后都難免要演爛片的市場,江棠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堪稱奇跡。
以至于總有人窺伺這份成功,不管是想把她拉下來,還是想分一杯羹的,或者像有的經紀公司把江棠當作案例反復分析,希望能從里面找到秘訣,復制這份成功……蕓蕓眾生,百般模樣。
與此同時,《懸疑小說家》也帶起無數經典影評分析,讓專業人士和普通觀眾都能對電影發表自己的看法,這除了是電影行業蓬勃發展的表現以外,也讓大家注意到這部電影的深度。
而經典電影也就意味著——獎項!
在華國,電影界主要有三大主流電影獎項:
首先是金烏獎,由華國電影協會主辦的獎項,已經創辦數十年,是華國目前最權威、專業的獎項。
金烏獎的評委都是華國電影各界泰山北斗的人物,囊括導演、演員、影評人、教授、記者等等,它代表著學院派的認可,能夠獲獎的無一不是經典。
它在每年的4月舉辦頒獎典禮,每到這個時候,那都是華國電影界的一大盛況,不僅是大神云集,典禮背后還有無數得意與失意的人,再平常心的導演演員,也不敢說對金烏獎全無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