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大長公主,看起來很愛吃雙色馬蹄糕中帶有苦味的兩款——咖啡糕和綠豆糕。
“姚娘子,夏月的時候,我入宮去看向太后,正巧御膳所的小內侍送胡豆飲子來。我那時,就嘗過你的手藝。未想得,這胡豆與茶粉一樣,還能做成涼糕。”
長公主倒沒什么架子,和顏悅色地與姚歡攀談著。
因又吩咐自己帶來的婢子,從食盒中也拿出幾碟點心,道是她親手做的百花什果冰酪團子,也請姚歡品鑒品鑒。
姚歡忙恭敬行禮,上前細看。
只見碟中碼放著鴿蛋大小的團子,淺青色,外表光滑細膩。
姚歡接過婢子遞來的一個,但覺濃郁的奶香混合著淡淡茶香撲鼻而來。
再小口咬開,哈,原來是宋朝版本的“雪梅娘”。
外皮薄而韌,里頭是加了時鮮果子顆粒的奶餡兒。
無非那奶餡兒,與后世雪梅娘用的打發的淡奶油不同,用的做滴酥鮑螺的淺黃色酥油。
滴酥這玩意兒,姚歡已在開封有名氣的奶酪點心店見識過了,她此刻更感興趣的,是“雪梅娘”的皮子。
現代人做雪梅娘,皮子是用糯米和玉米粉按照一定配比蒸制而成。
玉米直到明朝中后期,才從每周傳入中國,此世此地,并無玉米。
不過,烹飪這件事,與旁的技能一樣,也是觸類旁通的。玉米粉的本質,就是一種淀粉,既是淀粉,許多食材中都有。
“請教長公主,這皮子,可是用糯米粉、綠豆粉、茶粉,加牛**與沙糖漿調勻,上籠蒸制,再以清油或黃油揉搓而成?”姚歡問道。
唐國公主抿嘴:“姚娘子果然是個會家子,說得半分不錯。論來,這團子的名兒,還與姚娘子有緣呢,叫清歡團子。”
一旁的端王趙佶,也是剛剛咬開了一口團子,乍聞姐姐最后那半句話,微微一怔,旋即盯著姚歡,噗嗤笑了。
“清—歡—團子?咦,姚娘子,這名字,聽著不光與你有關,竟也和邵醫郎有關。”
唐國公主好奇道:“邵醫郎是誰?”
趙佶剛想脫口而出“是個幫我治胳膊的杏林圣手”,倏地意識到,自己薄幸寡情負了女子、差點被女子哥哥潑了燈油差點燒死的起因,可不大體面。
他忙模模糊糊道:“是國子學新設醫科的一個監生,還是蘇頌蘇老相公的小友,我與姚娘子亦都識得他。如今是朝廷派去邊關的祗候郎中。此人姓邵名清,三姐你看,此人是不是也與這團子同名兒?嘿,嘿嘿……”
趙佶雖已受封端王,但那略有些輕佻隨意的性子,仍是如影隨形,唐國公主和孟氏又是他自小熟稔的兩位長姐般的近親,故而他渾沒覺得,這樣打趣姚歡,有什么不妥。
孟皇后卻怕姚歡尷尬,淡淡一笑,岔開了話題:“清歡團子?長公主,這點心,難道與‘東坡肉’一般,亦與蘇學士有關?”
唐國公主莞爾:“阿孟可是想到了蘇學士的那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哎呀,好教你們得知,這團子,恰就是蘇學士所創,又由駙馬的兄長——韓知州,傳于我府里。”
唐國公主遂為諸人將其中原委娓娓道來。
元祐八年,蘇軾任河北路定州的知州一職。然而就在這一年,宣仁太后高氏薨逝,章惇等被趙煦起復回朝的新黨人,立刻對舊黨展開瘋狂報復。蘇軾、蘇轍均先后被貶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