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容器沒換,可不代表里頭的食物也沒換。
姚歡望著毓秀閣的嘗菜內侍,見他神態自若。
上座處,趙煦擺手道:“行了行了,端過來吃吧。”
張尚儀應聲,去捧琉璃盒子。
姚歡將牙一咬,抬起頭來,準備挪步。
不管是疑人偷斧,還是真有異情,自己此刻都要豁出去,復檢一番琉璃盒子里的提拉米蘇。
今日臨時被拖入宮里來,姚歡反倒被激發了斗志。
哪朝哪代,尋真求實的過程里,要小心,但不要怕。
現下是多好的機會呀,人都在。即使提拉米蘇沒有問題,自己也要將前前后后諸般蹊蹺,當著張尚儀的面報與趙煦知曉,大家三頭六面對質個清楚。
然而,姚歡正要上前擋住張尚儀,庭院外傳來高聲唱報:“太后駕臨。”
姚歡循聲望去,只見前后五六個宮女內侍,簇擁著向太后緩步進來。
扶著太后的,卻不是內廷仆從,而是一位釵鈿精致、錦衣長裙的少婦。
姚歡打眼一看,只覺得面熟,繼而認出來。
是她?
……
曾紆的妻子向氏,一路從向太后的隆佑宮行來,都仿佛踩在棉花上。
臨時換了戰場、要面對更大陣仗的新兵,總是這般又緊張又激動的。
今日,向氏揣著曾紆給她的那些詞箋,準備在進宮拜謁姑祖母向太后時,拿出這些證物,怒訴內官張氏行止不檢。然而長幼之間噓寒問暖的禮儀階段,向太后就說起那張尚儀心細又勤快,自己常讓她出宮辦差,語帶褒揚之意。
向氏心中,立時一個格楞,猶疑起來。
倘使那不要臉的張氏,實則乃姑祖母向太后暗中重用的親信,自己冒然在向太后跟前哭鬧,只怕向太后未必愿意這樁丑事掀開來吶。
向太后不僅是家族長輩,更是尊貴的國朝太母,若她直截了當地吩咐自己一句“此事不許出隆佑宮”,后頭自己難道還能去找官家做主么?那豈非打向太后的臉?
告狀的機會,太珍貴,不能白白浪費一個,不能令家公與丈夫還得費心另找法子除去張氏。
得了自家男人殷切囑托的向氏,一旦從溫和柔順的內宅媳婦,被鞭策鼓勵,變成為王前驅般的先鋒后,渾身上下那股祖傳的整人勁頭,終于熊熊燃燒起來。
這樣的燃燒,另她愛動腦筋、隨機應變。
向氏想到了劉貴妃。
對,如今劉貴妃統領六宮,自己顧慮太后年邁,怕氣到老人家,直接向貴妃舉告內官,也站在道理上。
向氏遂與太后提及,想代表婆婆魏夫人,去看看皇子殿下。
曾布乃少數幾個執政官之一,趙茂有疾,趙煦告訴宰相們,本是符合祖制的事。相府女眷們探望病情,也合乎臣禮。
向太后便與侄孫女道:“這個時辰,官家應是聽完了經筵,多半也在毓秀閣。你一個外臣的女眷,獨自去不妥,老身與你一道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