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秀宮,大齊皇宮西六宮之一。
儲秀宮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前出廊。檐下斗栱,梁枋飾以蘇式彩畫。東,西配殿分別為養和殿,緩福殿,均為面闊三間,硬山頂建筑。后殿麗景軒面闊五間,單檐硬山頂,東,西配殿分別為鳳光室,猗蘭館。
這里,便是大齊皇后何延昕居住之處。
何氏一族先祖,更是大齊開國功臣。
如今,何延昕之父何禎,還在總管內務府衙門之中,擔任正二品的內務府總管一職。
不但位高,而且權重。
不僅如此,何家子弟無論于朝堂之上還是到地方縣衙,總是能夠找到大大小小的影子。
*
“臣妾參見皇后娘娘。”
每日清晨,皆是一眾后宮嬪妃向皇后請安的時辰,日復一日,雷打不動。
“免禮。”
今日看來,皇后的心情好像十分不錯。
請安完畢之后,幾位平日十分要好的后宮嬪妃聚于御花園之中亭子里面便是話起家常。
“姐姐,立儲一事已經廷議三日,今日是否將會最終定下?”
說話的是怡嬪,她雖入宮多年,卻是沒有半個子嗣傍身。可是她的心中卻是知道,究竟何人對于立儲一事明顯更加在乎。
“怕是今日早朝之后,便會有詔書傳下。”
聞聽怡嬪之言,董妃的面色之上,也是開始跟著緊張起來。
當今圣上一共才有六子一女。大皇子乃是敏貴妃所出。景德帝還未登基之時,她便已經進了王府封為側妃。可惜,上天對她卻是十分不公。大皇子在他七歲之時,不幸溺水而亡。從此,她便終日以淚洗面,獨居于咸福宮中,從此閉門不出。
二皇子蘇哲,便是當今皇后何延昕所出。
三皇子蘇原,便是董妃所出,是以她才會是如此緊張。
儲君之位,又有誰不癡心妄想?
四皇子與五皇子,無人將他們放在心上。他們不僅出身很是卑微,而且在朝堂之上也是沒有半分其它助力。
他們二人自身,也是把所有心思用在別處,一人刻苦鉆研學問,一人沉醉癡迷練武。
他們也算心知肚明。
儲君之位,想來怎么也是不會輪到他們頭上。
至于六皇子蘇離?
眾人皆知,早已葬入魚肚之中,尸骨無存。
“姐姐,三皇子可有幾分希望?”
怡嬪望向身旁董妃,帶著幾分好奇問道。
“如此大事,誰又能夠提前知曉?”
“好了,妹妹無需多言。”
“后宮不得干政,小心有心之人傳了出去。”
二皇子蘇哲,無非占著嫡長子之優。至于其他方面,簡直慘不忍睹。文不成,武不就。整日無所事事,四處惹是生非。百姓口中對他也是頗有幾分怨言。可是,他卻是皇后唯一所出,他的背后還站著一個十分顯赫的何家。
三皇子蘇原,正經可是一個謙謙君子,一直以來風評也是十分不錯。
可是,他卻輸在起跑線之上。董父擔任直隸總督之職,雖然也算手握重權的封疆大吏。
可是,一個是在國都做官,一個是在地方任職。
兩方進行比較,對于朝堂之上的影響力,卻是顯而易見。
一切只能,聽天由命!
*
朝堂之上,景德帝面無表情,一雙虎目望著下面兩方彼此爭論不休。
他就好似是在觀看一出好戲。
兩方引據經典,好似各有各的理由。
一方主張“立嫡立長。”
一方主張“立子以賢。”
雙方互相角力,誰也不肯半分謙讓。若是此刻不是處在朝堂之上,怕是兩方將會動手互毆。
“好了,眾位卿家不要再吵。”
景德帝淡淡出言,雖是看戲,他也是被吵的有些心煩氣躁。
于他心中,無論二皇子與三皇子,皆不是儲君之位最佳人選。他的心中所想,從來就是沒有任何人能夠得知。
只是如今,此事就算是他不想定下,也是由不得他。
如今,四國開始調兵遣將,邊境沖突一直不斷,大戰好似一觸即發。
大齊儲君之位,一直懸而未決,無論朝堂之上還是百姓口中,皆是對于此事議論紛紛。
今日看來,只能暫且先行定下。
“擬旨。”
景德帝仿佛終于下定決心,看了于他一旁德保一眼。
“二皇子蘇哲人品貴重,深肖朕躬。”
“立為皇太子,正位中宮。”
詔書一下,其中一方自然欣喜若狂,另外一方卻是黯然失望。
不過就算此事已然定下,待到日后,不是沒有半分回旋余地。
二皇子蘇哲,這樣一個不被多人看好之人,又是能夠安穩居于東宮之中多久?
恐怕要不了多久,便會原形畢露。
蘇哲,犬子。
這是無數之人心中評價。
只是無人膽敢明說。
*
“德保,傳召楊慎。”
早朝過后,景德帝回到寢宮養心殿之中。
“奴才遵旨。”
景德帝拿起御案之上奏折翻閱起來,卻是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許久之后。
“微臣楊慎見過圣上。”
進入養心殿之中,他便急忙躬身行禮。
“平身吧。”
“今日可有新的消息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