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的,觀察員國的待遇也非常之低,除去名頭之外,再無其他權力,算是以資源換取聯盟的武力保護。
用一句老話來形容,就是多勞多得,不勞不得。
出乎北都的意料,愿意成為聯盟觀察員的國家居然還不少!
其實也不奇怪,畢竟不是所有國定都有巨大的戰爭潛力,有能力對抗入侵,并且堅持到現在的都是大國,而且有幾個共同的特點。
例如龐大的人口、成熟的軍事體制、全套的軍工體系、適當的動員機制,引外,還要有要極強的民族凝聚力。
只有在危難面前團結一致,而不是從底層逐漸向上崩潰,才能在逆境之中咬牙支撐,哪怕承受巨大的犧牲,也能一直堅持到現在。
那些觀察員國算盤打得確實很好,似乎提供了資源,就能心安理得的享受聯盟保護,但北都怎么會留下如此嚴重的漏洞?
如果將戰時同盟視為公司企業,那么北都和毛子,就是掌握公司大權的股東;預備成員相當于公司的中層管理;而所謂的觀察員國,就是公司底層的打工仔。
將來若是人類戰敗,那就沒什么好說,所有人一起下地獄就完了,可要是人類贏得最終的勝利就不一樣了。
不管收獲了什么樣的利益,都是股東最先分紅拿大頭,賺個盆滿缽滿。其次是中層管理拿獎金,收獲也不會小;等輪到打工仔,那就要看股東和管理的心情了,好一點的,給點獎金意思意思,看不順眼的,給點死工資就得。
三者各有各的層次,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就是這么簡單。
許多人都為北都抱不平,覺得這么干虧大發了,北都倒不覺得奇怪。
已經公開的消息只是皮毛,真正的秘密絕不會輕易放出去。
一不了解內情、二不愿意得罪米國,掛一個觀察員的名頭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于他們錯過了什么,呵呵,北都沒那個義務提醒!
說句大實話,部分西方人始終戴著有色眼鏡看東方,哪怕北都早就超越了西方的老牌強國,可他們仍然不肯平等看待北都。
如今北都在恐人入侵的時代背景下趁勢崛起,必然觸動某些人的敏感神經,他們不愿意看到北都的崛起,更不愿意正視北都的崛起,讓他們向北都低頭不是一般的難,就算親眼看到北都的實力,這些屬鴕鳥的家伙依舊自欺欺人,不愿承認東方的今非昔比。
既然如此,北都也沒打算慣著他們,不愿意合作抗敵,那就一邊玩蛋出吧,北都還不樂意帶他們一起玩呢!
然而北都也沒想到,因為戰時同盟的強勢崛起,米國內部居然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民眾觀點嚴重分化。
主流觀點非常米國化,認為米國偉大,米國牛B,米國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米國用不著鳥東方那個大國,老子天不怕地不怕,誰來了懟誰,史前文明也將倒在皿煮的槍下。
就很米國。
而另一種,則是建議與北都合作,就是鬧矛盾,也該等到戰勝史前文明再說。
嗯,不管到了什么時候,理智都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