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寧就說,想做個反映當下消費主義之風的視頻,微電影或者是音樂MV都行。正好,陶子成會拍攝和剪輯。
他們說,什么是消費主義。
邊寧說,就是鋪張浪費,無節制的物質享受和消遣。
“咦,這不是挺好的嘛,消費刺激生產,這也是為聯邦經濟做貢獻。”
邊寧搖頭,他說,消費主義會導致一系列的后果,首先,極大增加下層人民的生活成本,引發一系列金錢導致的人性墮落,其次,導致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過剩的產能被投入滿足消費需求而非縮小社會不公……
他絮絮叨叨說了許多,這些天邊寧是很用心在學習的,大量全新的知識極大增強了他的印記思維,雖然沒有什么顯著的質變,但他能感覺到印記對虛空侵蝕的抵抗力越來越好,表現出來就是魔力回復更快,印記能力越加得心應手。
印記思維的提高,也增長了邊寧的語言邏輯能力,他現在說話很有渲染力,很能說服人。
聽他一說,幾個小伙伴都覺得有道理,這件事是可行的。
張單立單獨找到他,“喂,我們這么干,會不會被公司注意到啊?”
邊寧看著他,突然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還是那句話,不是一無所有的人,很難下決心去打碎舊社會,造一個全新的世界。
張單立如果知道邊寧的愿望,他會因為害怕而遠離嗎?邊寧不知道,別人不是他,沒有他的心路歷程,很多東西用言語去說,恐怕很難改變什么,沒有切膚之痛,沒有深刻的思索,理想也就是風吹就倒的砂塔。
當統治階級用一切管理手段堵住人們的嘴,封住人們的眼睛,讓他們連反抗的想法都不敢有,讓他們主動為統治者的利益思考和退讓,這樣的一群人,是羔羊,哪怕在被宰殺的時候都不會叫一聲。
他們用網絡,用教育,用法律,用廣告,用影音圖像和文字,用象征物,用攝像頭,用一切人類能接受的感官和能理解的思維來豎立一座規訓的監牢。
邊寧一早就不是羔羊了,曾經目睹一場殺人案會讓他心驚膽戰,曾經為了消除罪證東奔西跑,曾經惶惶不可終日,曾經畏畏縮縮,曾經為了消除恐懼而與女同學戀愛——他不否認自己是因為需要一個心理安慰而與陶子成好上的。
那些人沒什么了不起的,他們明明也是和大眾一樣的人,憑什么比別人更高貴?
邊寧正要向張單立解釋,身上的嗶嗶機響起來。
酒保:今晚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