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歆收拾好行囊,前往遠平東閘門與張單立會合。
這一次是出遠門,要往東洲跑一趟,邊歆從沒去過東洲,但她是很樂意走一趟的。遠平沒有直達黃石城邦的隧道,要坐列車去的話,中途是得轉很多站的。
乘車從中洲到東洲,只能是走陸上通道,從遠平一路向北,陸續在秦北城邦、松林城邦、漠北城邦轉車,抵達兩關城邦,再乘車穿過白令隧道,然后向南再轉車五次抵達黃石城邦,且不說因為城邦共同體與遠平是敵對狀態,周邊城邦封鎖了對遠平城的交通線,就算是順順利利乘車,這一趟來回在路上耗費也得一個半月。
不愿意走陸上通道的話,那就得走海路,從遠平出發,乘車前往海閣城邦,轉車到東港城邦,搭乘大輪,橫渡太平洋,前往西港城邦,再轉兩趟車就能到黃石。海路來回只需要一個月,已經是最便利快速的出行方式了。
大輪是海上堡壘,同樣是在秘境障壁的保護下。大輪是民聯體遺產,不屬于任何一個城邦,受人工智能系統控制,任何人,不論是什么身份,不論是什么立場,只要身體未被虛空染污畸變,都有權乘坐。如今橫渡太平洋的“星火號”大輪已經被邪眼學社占領。
陸上通道和海上通道都已經堵死,邊歆二人想要前往中洲,就只有一條路。
“屏障外的世界很危險嗎?”邊歆踮著腳在閘門入口前探頭探腦。透明屏障把外界景象傳遞進來,是一片荒蕪,風沙席卷之地。多年前的核戰爭毀了地球生態,這么長時間來也依舊沒能喘過氣來。
張單立披上遮擋風沙的麻布袍子,他只是一具機器,生存能力比邊歆這個脆弱的人類強得多,木連是建議邊歆穿機甲出門的,不過被她拒絕,“機甲這種軟弱之物,吾輩不屑……”當時木連看她的眼神就很不對勁。
遠平城里沒有專供廢土旅行的載具。城邦是封閉的壞境,當年民聯體時期有專門的資源采集部隊,負責外出調查、收集資源,消滅游蕩者和畸變生物,但隨著城邦自立后,因為各地政府支撐不起耗費,也漸漸取消了編制。軍需庫里的那些采集車都已經報廢,重啟組裝線的話,對現階段工業體量弱小的遠平,實在是很為難的事。
代步工具的問題由張單立解決,他把自己的座駕停在遠平城東三百里處的一座山谷里。
“外面的世界很大,雖然荒涼了點,但自然的風光不是狹小的城邦可以比擬的。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觀我已經品鑒得夠多了,現在最懷念的是革命戰爭時期,我帶著戰士們,從中洲東南到西北,然后南下到西洲,一圈繞回來,該看的都看到了。再然后就是核戰,從那天之后,我就知道,以前的那些風景,今后是看不到了。”張單立有專門的儲存盤,記錄舊世界的風景。
屏障閘門是一個特殊節點,連通內外,可以自由開閉,這也是前人在屏障體系里留下的唯一活門。
“當初劉香鈴小妹設計屏障的時候,邊寧就說,一定要留一扇門。隧道是沒有這種閘門的,如果一座城把隧道封住,那不就完全成獨立國了嗎?所以隧道兩頭打通,不能關閉,為的就是防止有一些造反勢力,擁兵自重,把城市孤立出去。不過這種閘門每座城市都固定是八個,必須要有。”
“是為了方便搜集物資嗎?”
“這肯定是一方面。屏障里雖然也有小生態圈,能自給自足,養活幾千萬人,但畢竟有山窮水盡的一天。留下閘門,是為了讓后人主動走出去,躲在屏障后面修養夠了,就該出去改造世界,向大自然還債了。”
邊歆二人進入年久失修的閘門口站,已經有一些新民聯體的工作人員嘗試重啟這座建筑。
“八個閘門站,只留下這一個了。”工作人員這樣抱怨著,“很多資料都丟失,要重新把這里恢復當年的樣子,最少得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