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無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拂,
“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葉者有絲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
“食谷者知慧而夭,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老叟背著竹簍走在終南山崎嶇的山途,一步一吟。
青錄子緊隨其后,亦步亦趨。
仙山福地的霧濃白而厚稠,天穹流變之云都不及終南山嵐這樣廣納萬物。他們一步步走了,留給人世兩個被霧氣隔絕的,單薄的背影。
青錄求道六十年,性命通達,終于能與先天一炁交感。
他這個道號是師父為他取的,癩頭和尚引他入門,壽數盡了,便自轉生輪回去。青錄子為求高妙道法,拜在釣鯨臺東曦道祖門下,為宗門首徒。東曦道祖每三百年開道場一次,前來拜師者泱泱湯湯,能入法眼者不過三四人。
在東曦道祖門下修行了二百年,青錄子以絕大法力再塑神魂,晉升純陽之境,自此便可受稱一聲真人。
求仙問道,超凡脫俗,成日里御劍遨游五洋,與天宮神人宴飲,身心皆喜樂不盡。世上王朝更迭如春花開謝,人間百千疾苦不能傷仙人分毫。
青錄子被押往斬仙臺的時候,回憶起萬年前的一個漆黑夜晚,他與師父站在終南之巔遙望西北神京,千重宮闕燃于兵燹,萬戶人家流離失散,生民哀嚎聲傳百里。
入門那一日,師父曾這樣問他。“你可知,為何仙人只在山中?”
青錄子答道:“仙人不可久近人居,紅塵臭濁蒙蔽神魂,劫氣酷烈害人道途,欲得逍遙,超世第一,隱逸第二,最次為解脫,否,則千年苦修一朝散盡。”
師父沉默了很久,他說:“仙路孤獨,最是難挨。神通不得顯于凡目,甘霖不可施于焦土,巫蠱術法見物則傷,持咒畫箓究竟為空。飛劍雖利,難斷人心朽木,丹鼎金功,不渡庸陋籍草。人世寸寸而進,仙山步步皆退。歷今五千劫后,世上再無仙人。”
……
世人皆知有仙。成仙者究竟寥寥。
求道入門第一重關竅便是辟谷。餐朝露,采薇食,如此百日,人皆形容枯槁。
師父從沒要求青錄子辟谷。大約他這樣有人領著入道的仙人是不必走這一步的。
他自己試過辟谷,只是很不成功,三天兩頭被邀去天上神宮飲酒吃席,總之是忽得有哪個神女要賞花賞景,于是就安排開個賞花會,大設宴席三百日,于人間便是三千年,又忽得有哪位天將要夸功耀德,設宴六百日,于人間是六千年。
師父一直都是天宮座上賓,就連玄穹高上帝開神仙宴都得請他做客,青錄子第一次跟著去,不知道一場宴會居然要那樣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