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是一個忙碌又歡樂的月份。
春節剛剛過去,一批植入了生物計算機的士兵和工程師,接管了那十二座中微子發射站。
目前這些中微子發射站已經竣工,當然這是指配套設施完工了,而那些中微子發射器并沒有布置到位。
畢竟施工人員沒有進行排查,還是讓已經植入生物計算機的新人類來做比較好穩妥。
大興安嶺的中微子發射站附近。
負責運輸設備的車隊,將十幾個集裝箱運輸到山腳下,工程師們將集裝箱卸開,里面是一個個合金箱子。
箱子里面就是中微子發射器的模塊,這是經過特別設計的模塊,可以簡單又迅速地組裝起來。
由新材料構成的纜繩車,四個箱子一車,直接通過纜繩直接運輸到山頂附近。
張庭玉剛剛從秦嶺基地那邊趕來,正在指揮著工程師們安裝這些中微子發射器模塊。
大興安嶺中微子發射站一共配備了16臺中微子發射器,其中4臺是備用,12臺是常用。
模塊化設計讓組裝變得非常簡單,工程師們調試了幾次便可以使用,上面的移動平臺,可以水平360度、上下270度的移動,方便調整中微子發射器的方向。
“張總工,第一臺中微子發射器已經組裝完畢,可以進行試運行。”
張庭玉轉過頭向一旁的駐守站長說道:“馬站長可以測試了。”
馬站長敬禮之后,就招呼十幾個屬下,啟動中微子發射器,向南側的一個測試核反應堆發射中微子流。
組裝和測試工作非常順利,而駐守人員也通過生物計算機快速學習了中微子發射器的維護技術。
陸陸續續12座中微子發射站都安裝了中微子發射器,通過測試驗收之后,便全面投入使用。
這代表著沉默計劃第一階段正式完成,接下來就是沉默計劃的第二階段——沉默衛星系統。
……
3月3日。
瓊州文昌航天發射中心。
巨大的長五—D運載火箭已經被安置在發射塔樓里面。
春暖花開的瓊州,一陣陣微風吹拂著花草,在距離發射場幾公里之外的特定觀測區里面。
幾百人拿著望遠鏡或者專業照相機,他們有國內外記者、航天愛好者或者當地村民。
拿著CNN記者證的卡琳娜?K?艾迪和另一個同事,此時也在觀測區里面,通過高清攝像機,卡琳娜清晰看到發射塔樓里面的長五—D。
打開筆記本電腦,她調出航天科工官網公布的一些參數,發現長五—D和它的兄弟們不太一樣。
“聽說這是一枚可回收運載火箭,他們是想學埃隆?馬斯克那個家伙嗎?”攝像師大衛?保羅調侃道。
卡琳娜卻沒有笑容,反而是凝重地警告道:“大衛你的態度讓我太失望了,記住不要輕視任何人。”
額……大衛頓時不敢說話起來,卡琳娜可是他頂頭上司。
作為亞洲司的二把手,卡琳娜了解其中很多不為人知的東西,比如去年華國航天局一共發射了9次運載火箭,成功率是百分百。
今年年初發射了2次,同樣是成功。
而今天即將發射的長五—D,是該型號的第一次發射任務。
不過航天科工官方披露的信息非常少,比如可回收運載火箭就一個名頭,什么回收方式都沒有說。
另外還有這一次運載火箭運載的東西,航天科工公布的內容是近中軌道遙感衛星,說是用于地質勘探、自然災害、天氣氣候。
但是作為一個嗅覺敏銳的情報員,卡琳娜認為事情沒有那么簡單,畢竟單顆衛星7.8噸,是典型的大衛星。
而且根據航天科工披露的計劃,這個遙感衛星系列,將發射24顆之多,顯然有點超標了。
一旁的大衛仔細觀察了一會發射場,他轉過頭問道:“卡琳娜,這個發射場是不是有點怪異?”
怪異?卡琳娜拿起望遠鏡仔細觀察起來。